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青花映雪域 汉藏韵传承 青花汾酒30・西藏文创产品发布
首页> 经济频道 > 正文

青花映雪域 汉藏韵传承 青花汾酒30・西藏文创产品发布

来源:光明网2025-03-27 15:08

  3月25日,汉藏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暨青花汾酒30・西藏文创首发盛典在成都举行。

青花映雪域 汉藏韵传承 青花汾酒30・西藏文创产品发布

  文化为桥:搭建汉藏对话新平台

  本次活动,众多重量级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叶星生表示,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艺术对话,更是民族精神的共鸣,彰显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时代声音。

  汾酒集团党委副书记武跃飞表示,汾酒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积极推动中华民族酒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文化互鉴促进心灵相通。

  思辨交锋:解码文化传承的时代命题

  本次活动,嘉宾们围绕汉藏文化艺术的交流融合、民族艺术的传承发展等议题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思想对话。多位嘉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就如何将传统民族艺术文化更好地传承发扬、如何让汉藏千年的文化艺术满足现代生活及审美需求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西藏唐卡艺术协会副会长蒋勇从唐卡艺术切入,表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需要更多年轻化和时代化的叙事。泽吉·热萨玛表示,活态传承必须做好根脉守护,以热巴舞为例,提出传统文化要根植于民间,传承于教学,发展在于舞台的理念。

  传承创新:青花汾酒30・西藏文创惊艳亮相

  本次活动还发布了青花汾酒30·西藏文创产品。这款凝聚汉藏智慧的匠心之作,将藏族文化的神秘底蕴与汾酒的清雅品格巧妙融合,瓶身的设计构图精确还原藏袍的穿搭特征,瓶身右侧增加几道起伏的褶皱,仿藏袍穿戴时的纹路肌理,使得瓶身更具有西藏文创专属性。这不仅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完美对话,也是商道精神与雪域美学的当代重逢,展现了汉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创新活力,不仅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也为汉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注脚。

  本次活动是汾酒“清香天下”愿景的延伸,促进了汉藏文化的深度交融与创新发展。未来,汾酒将继续坚持“活态文化”战略,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传承非遗技艺,守护文化根脉,让文化自信成就品牌高度,用国际视野传播东方酒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探索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李文)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 西康高铁全线20座隧道全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