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球顶级酒类品牌的“南北对话” 如何互相学习从“及物”到“及人”
首页> 经济频道 > 正文

全球顶级酒类品牌的“南北对话” 如何互相学习从“及物”到“及人”

来源:光明网2025-03-04 14:41

  伴随人类文明的诞生,酒就出现在历史中。时间长河大浪淘沙,如今的人类文化中,一共有八大名酒。它们分别是:法国的白兰地,英国的威士忌,俄罗斯和芬兰的伏特加,古巴的朗姆酒,荷兰的金酒,中国的白酒,墨西哥的龙舌兰,日本的清酒。除了清酒是酿造酒,其他都是蒸馏酒。

  从规模上看,2024年全球烈酒市场规模达到了4920.8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6407.8亿美元。好消息是,中国以庞大的人口规模,占据了其中约1000亿美元的份额。但遗憾的是,中国白酒基本上没有进入国际市场。

  2024年,中国白酒全年出口额为9.7亿美元,同比增长20.4%;出口量1642万升,同比增长6.3%。值得注意的是,均价也上涨到每升59美元,同比增长13.3%。这意味中国白酒出口附加值越来越高。在出口白酒中,茅台占比很大。2024年,茅台超额完成国际化年度目标,产品销往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营收突破50亿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不过,这个规模与2024年茅台1738亿人民币的营收相比,还太少,比例不足5%。客观地说,这与茅台的影响力是不相符的,与中国产品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是不相符的。

  以白兰地为例,2022年,白兰地全球市场规模约为2313亿人民币,其中,中国白兰地市场规模达到758亿人民币,占全球市场的32.7%。这当中,进口白兰地总量为4332万升,进口总额125亿人民币。也就是说,仅白兰地这一种“洋酒”的进口额,就大大超过了中国白酒类产品的出口总额。

  这种差距,是正常的。

  一、“南来北往”:顶级酒类品牌的全球化流动叙事

  从人类烈酒品类的全球贸易历史来看,其全球流动叙事,早中期主要靠文化传播。工业化之后,西方文化在全球传播,带动了西方酒类的传播。现在国外的烈酒已经进入后期传播,进入品类品牌叙事与本土化运作阶段。

  富邑葡萄酒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富邑葡萄酒集团(Treasury Wine Estates,简称TWE)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葡萄酒集团,其历史悠久,旗下拥有包括贝灵哲(Beringer Vineyards)、奔富(Penfolds)等80多个知名品牌。当下,富邑集团正深耕中国市场。这就是为什么,近日富邑会主动拜访茅台。

  这是一次高规格拜访。双方就酒类品牌国际化进行了探讨交流,茅台对此次座谈的重视,反映了其国际化的决心。

  富邑位于澳大利亚,在南半球,茅台则位于北半球。在这场全球顶级酒类品牌的“南北对话”中,双方能获得什么?葡萄酒与白酒之间,低度酒与高度酒之间,有替代关系,也有互补关系。但更重要的是,茅台和富邑在渠道上和市场结构上有互补关系。

  二、“融合共生”:顶级酒类品牌要携手加强塑造消费渠道的能力

  对于消费品而言,渠道至关重要,特别在进入一个品牌的新兴市场的时候。这一点,对于茅台和富邑的国际化都同等重要。

  其实,对茅台而言,富邑的体量并不大。2024年下半年,富邑全球净销售额约15.44 亿澳元(约合人民币 70.78 亿元)。相比之下,茅台一年营收上千亿人民币。不过,富邑产品销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中积累了宝贵的全球化经验。这正是茅台当下所需要的。

  首先,是富邑成熟的全球渠道布局。富邑在全球葡萄酒行业有较强的影响力,年葡萄酒销售量高达3200万箱,产品销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下还在快速增长中,2024年富邑全球净销售额同比增长20.2%。

  富邑旗下的品牌中,中国消费者相对熟悉的奔富系列,2025财年上半年共实现净销售额5.57亿澳元。其亚洲地区净销售额约为3.86亿澳元(约合人民币17.66亿元),占整体的近70%,同比增长50.4%。奔富在亚洲这么火,靠的不只是品牌,还有优秀的渠道能力和精准营销能力。某种程度上,富邑主动拜访,携手茅台,借用茅台的渠道、影响力,深耕中国市场,正体现了它的这种能力。

  茅台也正在做同样的事。2024年年末,茅台派出了多支考察团去国外交流。目前,茅台正大力打造海外市场覆盖,通过设立海外本土经销商,将产品销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日本、美国等地区已经有了相当的市场规模。

  三、从“及物”到“及人”:顶级酒类品牌要加强参与塑造当地生活方式的能力

  生活中的快乐与忧愁,高兴与哀伤,往往都伴随着美酒。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生活方式中,都有酒,酒塑造着人们的生活。

  奔富品牌,第一次来到中国,可以追溯到1893年的上海。如今,已是全球同建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中国白酒当然不能以这种强势姿态进入其他国家,但如今的中国白酒,也有自身的时代优势。

  一国的产品能够在流行、文化中得到认同,获得高附加值,归根到底,是因为一国能输出强势技术产品。现在的中国白酒,完全可以凭借中国产品所塑造的生活,成为全球各国消费者生活中的一部分。

  所以,2025年的茅台,会继续开拓品牌文化的国际高地,将与高能级体育赛事、市场艺术类活动、高能级峰会开展合作,进驻高端商场、酒店、米其林餐厅、国际大型机场免税店等终端,并建设茅台高端文化体验中心。茅台正在或即将成为许多国家消费者的身边之物。

  酒是苦辣的,饮者爱酒,是因酒中有人生,酒中有文化。白酒出海,精髓在于文化。正如茅台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所说:以文化为媒,推动不同国家、民族间文化交流与互鉴,切实满足全球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从2024年开始,茅台集团就显著加快了国际化步伐,先后赴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一系列文化推广活动,深入拓展国际市场。

  茅台国际化的深层逻辑已超越单纯的市场拓展,而是站在文化出海的高度,从“产品出口”转向“文化出海”战略。从单纯把酒卖出去,仅仅“及物”的层次,转向基于文化认同的“卖生活方式”,达到打动人、触动人的“及人”层面。通过打造国际品牌IP,参与国际高端会议,茅台让世界认识并了解中国白酒文化,其打造的“茅台之夜” 和 “茅台文化节”两大活动,已成为具有特色的国际品牌文化名片。

  文化出海,重在融入,针对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特征,茅台推出了不同的活动。在新加坡,茅台持续深化“茅台之夜”IP影响力;在东京,则是举办“春意盎然共酌茅香”的茅台品鉴会;在巴黎,是拉法耶特百货奥斯曼店上柜的茅台酒;在米兰,则是美食展上显露芬芳。110年前,在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上,茅台一摔成名,如今,茅台在全球,正开始讲述一个新的中国白酒故事。

  四、“系统建设”:顶级酒类品牌要塑造适应国际化的整体体系能力

  国际化并非简单的卖出产品,甚至也不是进入生活,它不仅仅是一个消费概念,也是一个生产概念。这就意味着国际化,是一个全产业链的概念,是一个整体的体系能力。

  富邑集团全球化的成功,也离不开其融入当地的能力。该集团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地拥有超过11,000公顷的葡萄园。目前,富邑正在深度布局中国葡萄酒市场。就在2个多月前,2024年12月,富邑葡萄酒集团以1.3亿元人民币收购宁夏望月石酒庄75%的股权。

  月石酒庄位于中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区,西靠巍峨的贺兰山脉,东临黄河上游,拥有43公顷高端葡萄种植园、一座可扩建的现代化酒庄及一个酒窖。对富邑而言,收购望月石酒庄,除了可获得优质葡萄外,更重要的是,这是富邑在中国进行本地化的重要一步。现在,望月石酒庄出产的部分葡萄已用于“奔富”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奔富全球总经理唐沐今虽然是一个中国名字,但其实是一个国外人,英文名叫作Tom King。取一个谐音的中国名字,这也是一种本地化努力。

  在这一点上,中国白酒还需要一个标准化建设的过程。好消息是,就在二月底,中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白酒质量通则》,通过按生产时间动态调整理化指标、引入“风味轮”体系等方法,首次建立面向消费者的白酒品质表达标准化语言,建立起中国白酒统一形象。这有助于推动和加快白酒的国际化进程,同时,这也意味着技术创新,是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一个关键基础性战略。

  近十年来,茅台一直是中国白酒出海的领头羊。自2017年起,茅台在白酒总出口额中的占比一直在上升,从60%以上升至2023年的占比超过75%。这种迅速增长的趋势背后,是茅台为保障国际化战略,在战略规划上提出的 “六大体系”,从表达、产品、渠道、价格、合规到政策,全方位、系统性践行国际化路径。

  对中国头部酒企而言,这也意味着,在当下的中国产品、中国企业的出海潮中,有很多机会。中国白酒完全可以通过文化输出和品牌叙事,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中国白酒的全球市场扩张。(刘远举 未成年人禁止饮酒)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 西康高铁全线20座隧道全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