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探秘江西韵味 品味四特酒香
首页> 经济频道 > 正文

探秘江西韵味 品味四特酒香

来源:光明网2024-07-03 15:24

  如何在20分钟内了解江西南昌?了解江西旅游发展的新趋势?由四特酒独家冠名的《这局好玩儿·江西“特”有味儿》,从年轻人视角出发,通过对话南昌文旅局,20分钟内记录并向世界展示江西文旅发展的成就,用全新的视野看见江西旅游发展的新趋势。

探秘江西韵味 品味四特酒香

  望仙谷悬崖民宿、篁岭崖上晒秋、武功山“特种兵旅游”、景德镇陶瓷之旅,以及赣江两岸赏烟火、滕王阁下诵诗词等一批文旅新场景、新业态频频出圈,江西文旅发展迎来了新阶段。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假期期间江西累计接待入赣游客200.76万人次,入赣游客占比和净流入客流均位居中部省份第二。

  “特”爽辣,江西“特”有味

  “梦入江西美味堆,一路诗书一路游。”江西作为“鱼米之乡”,自古物产丰饶、饮食多样,一直以来都是饕餮客向往之地。赣菜口味以鲜辣为主,烹调讲究火工,擅长烧、蒸、炒、炖、焖等烹调技法,尤其以烧见长,味型丰富,博采众长,南北皆宜,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

  谈及美食,自然少不了美酒相伴。江西,坐落于长江中下游的南岸,因水而得名,倚水而兴盛,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的江西美酒同样享誉世界。四特酒作为江西酒的代表,以整粒的赣鄱大米为原料,不做任何粉碎和浸泡处理,直接与酒糟混合上蒸,保留了最纯正的米粮香,酿就了口感绵柔醇厚、香气幽雅舒适的特香美酒。

探秘江西韵味 品味四特酒香

  赣菜与四特酒搭配出最纯正江西味道。四特酒拥有“浓清酱三香,且均不露头的复合香气”,喝起来柔和醇甘,优雅舒适,回味爽净。特香美酒搭配鲜辣醇香的江西菜,令人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特”匠心,江西“特”巧思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年前,诗人王勃登临滕王阁,胜景之下,挥毫写下令世人惊叹的《滕王阁序》。江西这片土地和这首诗一样,长久地成为了文人墨客心中的圣地,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辉煌。

  在江西这片丰饶的土地上,酒与文化紧密相连,彼此交织。无论是滕王阁上的文人雅集,还是民间的酒席盛宴,酒都是不可或缺的滋养之源。四特酒作为中国白酒的瑰宝,于2024年成功入选中华老字号名录,其传统特香型白酒酿造技艺早于2010年就被列入第三批江西省级非遗项目名录。

探秘江西韵味 品味四特酒香

  四特酒所处的北纬28度,在中国被称为黄金酿酒带,气候温润、生态环境良好,孕育了酿酒所需的微生物菌群。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吴生文在节目中透露,四特酒的发酵窖池选用了龙虎山独有的原材料——红褚条石。这种石材表面布满孔隙,极为适宜微生物的附着与繁衍。其独特质地常被形容为“似泥非泥,是石又非石”,展现了其疏松的质地与强大的吸水性能,这正是四特酒隐藏在不为众人所知之处的智慧结晶,同时成就了中国白酒中“清香醇纯”、独树一帜的特香美酒。

  “如诗如画,有滋有味,笑迎八方。”随着旅游需求不断升级,江西将深入推进“文旅+N”跨界融合,重点打造文旅+乡村、文旅+红色、文旅+非遗等多种新场景、新产品和新业态,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李文)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南:伏季休渔结束 渔船避风暂缓出海

  • 绿意奔涌大运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脂肪肝、血压偏高、空腹血糖异常……一些以往更多与中老年相关的健康问题,正悄然在不少年轻人身上显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方面,我们开发了DeepDR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医生解读眼底片子。
2025-08-15 09:54
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只对特定病毒有效,因此,拥有一种作用广泛的治疗方法将极具价值。对于耐药性问题,Bogunovic认为,只要这种抗病毒药物包含一系列针对病毒不同生命周期的干扰素触发蛋白,病毒就不太可能对其产生耐药性。
2025-08-15 09:53
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据测算,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产业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2025-08-15 09:45
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深层整装页岩气田诞生。
2025-08-15 09:42
随着电动交通、低空经济、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人们对高能量、长续航可充放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
2025-08-15 09:40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2025-08-14 10:29
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2025-08-14 10:28
中国的黄牛育种终于有了自主、低成本的检测芯片!”
2025-08-14 10:27
提到全球变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二氧化碳、甲烷乃至氟利昂等能够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很多人不知道,大气中还存在一类可以抑制气候变暖的物质。而人类扩张农田等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导致大气中“降温物质”减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5-08-14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2025-08-14 03:50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