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汉印转型升级之路:在探索中砥砺前行 在淬炼中重塑打印市场格局
首页> 经济频道 > 正文

汉印转型升级之路:在探索中砥砺前行 在淬炼中重塑打印市场格局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4-06-27 16:52

  近几年,随着信息安全领域的结构升级以及消费市场的热潮,打印行业逐渐由工业和商业领域进入家用领域。但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对于打印行业而言,“成功”并不是把其他行业的经验简单地复制黏贴。其中,国产打印品牌——汉印的转型升级之路颇具代表性。

  业务拓展:好产品会说话 但酒香也怕巷子深

  在外资垄断打印市场的本世纪初,汉印以热敏打印机芯起家,经过近二十年的砥砺前行,目前已经成为面单打印、机条码打印机、TTO、数码印花机等工业、商业和家用领域的国家级“高、精、特、新”厂商。

汉印转型升级之路:在探索中砥砺前行 在淬炼中重塑打印市场格局_fororder_图片1

2024年5月亚洲3D打印增材制造展览会(TCT亚洲展)上,汉印率先推出融合了前沿3D打印技术的SJF-P380

  尽管汉印二十年的发展看上去像是标准的成功学样本,但是为何汉印的创始人却总是强调它是在曲折和探索中砥砺前行呢?

  2021年,汉印开始进入家用打印市场时,首先推出的并不是传统的喷墨打印机,而是供家庭学习使用的热敏打印机,随后又基于热转印技术推出当时市面上最小的便携A4打印机。

  这两款产品一个是满足家庭小批、即时的学习打印需求,一个是满足政商人群差旅需求,可以说在当时的打印市场里,这两款产品的设计理念是比较前卫的。但因汉印刚入局消费市场,品牌认知度在消费者心中并未形成,产品虽好,但市场销量并不乐观。

  在这样的情形下,汉印几位创始人和消费领域团队展开一系列内部探讨,探讨的内容主要集中两方面:一是家用业务线是否继续开展;二是若继续深耕家用领域,是否需要进一步展开有效的营销活动。

  针对第一个问题,内部出现了较大分歧。

  主张放弃家用业务线的人认为,以往在商业和工业领域,汉印从未遭受如此挫折,且企业内部也早习惯了通过产品技术创新和商务谈判的方式来开展业务,品牌形象的塑造更多是通过产品本身和企业文化来传递的。

  经过多次研讨和市场调研,汉印最终还是决定继续深耕家用市场。当时汉印创始人之一的林锦毅曾说:“既然汉印要做中国人自己的打印机,怎么能没有家用打印机呢?‘让打印更简单,让生活更精彩’这不也是我们的使命吗?工业和商业能改变生活,但家用领域更贴近每个用户的实际生活。”也正是这句话,让汉印下定了决心。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也就顺理成章地推动了起来。但此时又有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众人面前:面对家用市场这个新领域,汉印应该怎么重新做营销?要投入多少营销费用?

  当时汉印内部的人员大部分是研发和业务拓展人员,对于家用市场的现状和用户需求,并未有太多的经验。在那段时间,汉印家用业务的营销投入主要集中在传统电商,但只有一个渠道显然是不够的。于是,创始团队频繁出差,与品牌咨询机构、异业新兴品牌展开交流,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定了电梯媒体——分众。

  虽然确定了主要的宣发渠道,但此时大家又面临着新的难题。在与新兴品牌的交流中,想通过这类媒体迅速占领市场需要较大的投入,而汉印是一家纯国产、没有任何资本投资的企业,也就是说这些钱完全需要从企业的利润中拿出来。

  思忖再三,几位创始人顶着内部不同声音的压力,拿出了上千万元的费用,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个一线城市进行密集的广告投放。项目结束后,虽然汉印家用打印机的销量有所提升,但因推广经验不足、对市场调研不足,项目效果并未达到预期。

  项目效果不佳,让内部质疑的声音比以往更大,“停掉家用业务线”的建议也再次被提及。但即便如此,汉印依然选择继续深耕家用打印市场,并分析项目效果不如预期的原因。

  在家用业务开展之初,除了推广经验不足以外,急于求成、轻信成功经验、未深度调研打印行业在消费市场的定位等原因被一一揭开。于是,汉印给自己定了市场营销的中短期指导方向:独立思考、小步试错、勇于探索,同时在此基础上,强调加强市场调研、深化产品研发、坚持真诚分享。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指导方向,几年的时间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汉印,并使用汉印的产品。

  思维转变:在摸索中寻找市场定位

  汉印在确定继续深耕家用打印领域的战略后,同步加快了线下市场的拓展,国内经销商、专卖店在短短几个月铺设了上百家,但随着规模的扩张,产能及服务稍显滞后,部分专卖店甚至出现了亏损的情况。

  鉴于此,汉印放缓了市场拓展的速度,并关闭了亏损的专卖店,同时对已经合作的经销商展开新一轮考核,对不符合要求的经销商给予淘汰。一系列措施下来,线下市场的拓展总算有条不紊地展开。虽然如此,在市场拓展的过程中,汉印内部再次出现了分歧:是跟随其他打印品牌低价抢占市场,还是做创新性产品,提升产品体验、提高产品价值,以高性价比服务用户?

  打印行业与很多行业不同,由于其高门槛的特性,入局者甚少。同时,中国的打印市场份额也牢牢地被外资品牌掌控着,而一般在新兴市场拓展初期,都会在技术、资金和资源的加持下,以低价快速抢占市场。而后入局者因为技术封锁、重资产运营等原因,需要投入较高的研发费用和人工成本,加之规模效应的影响,先入局者往往有巨大的成本优势。正是因为打印行业一直是低价抢市场的格局,导致家用打印机在技术创新上没能有重大突破,也导致国产打印品牌难以为继。

  面对这种现状,汉印初期也采取了低价的策略,线上线下亏本销售,激烈时更是在新品推出时半价销售。但这样的情况并未维持多久,汉印发现,低价的销售模式始终无法撼动外资品牌的垄断地位。

  外资品牌在整机定价也是成本价,但因为其有庞大的用户体量,在耗材上却是提价的策略以弥补整机的亏损。面临价格内卷困境的并非只有国产品牌,打印行业一直有热发泡技术和微压电技术之争,微压电因其造价成本较高,前期也是低价的策略,但发现无法弥补亏损后,只能通过减少喷嘴数量的方式做低价款,这也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汉印经过市场调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后,果断舍弃了低价抢市场的策略,转而做创新性产品以高性价比服务用户,并开始三线并进布局家庭打印生态。

  时至今日,汉印在家庭打印赛道,分别布局了满足娱乐需求的彩色照片打印赛道、满足办公学习需求的A4文档打印机赛道、满足家庭收纳标识需求的标签打印机赛道。虽然目前这三个细分市场的规模尚未达到预期,但汉印通过思维的转变,慢慢地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市场定位——中国家庭打印新势力。

汉印转型升级之路:在探索中砥砺前行 在淬炼中重塑打印市场格局_fororder_图片2

汉印专卖店

  在提升产品体验、提高产品价值层面,与外资品牌“专注OA文档打印,辐射家庭打印”不同,汉印在家庭打印赛道拆分出“轻办公、轻学习、轻娱乐”三大板块,除了软硬件协同推动三大板块的功能丰富之外,汉印在文档打印领域还针对不同的需求场景推出不同的创新性产品。桌面式的热敏学习打印机,适合家庭基础学习和短期高频打印;便携式的热敏学习打印机,则适合学生党在各种场景下的打印;桌面热转印打印机,适合对学习资料有较高要求的群体;便携式热转印打印机,则不仅是学习使用,政商人群促达频次更高;同时还有更为小巧的喷墨打印机适用于轻学习、轻办公的群体;激光打印机则为长期、大批量打印的人群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产品研发:消费者是第一设计师

  虽然有了相对明确的市场定位以及营销的场景化、情绪化策略,但一切的根基依然在产品上。

  汉印前期推出了两款家用打印机,虽然在技术创新和功能应用上较为前卫,但汉印以往研发产品是基于工业及商业领域用户的实际需求,所以在家用领域的产品设计上,本身依然延续了工业及商业的思维,缺乏对消费领域用户对外观美感和多样化功能需求的调研。

  汉印相继推出学习和办公类便携打印机后,又推出彩色照片打印机和标签打印机,虽然功能依然强悍,但偏工业化的外观、相对单一的功能以及软件服务未完善,致使汉印前期的打印机能满足基础的打印需求,但在交互上却稍弱了一些。

  不止如此,汉印家用打印机的三条脉络,因面向群体不同,在产品设计上也没有汉印独特的基于用户需求的设计语言。

  先期,汉印内部多次研讨设计风格,但众口难调,更多是产品经理的喜好。于是,索性在外观设计、配色等方面借鉴其他新兴品牌热销产品的设计语言。这样的困境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直到汉印逐渐摸索消费市场对打印机的喜好,以及汉印产品在结构设计时的基础标准设计,才慢慢形成了基于消费市场用户需求的,具有汉印专属特色的设计语言。

  比如A4文档打印类产品,汉印近几年的产品设计都遵循了白色整机设计,印章logo,且将出纸口巧妙地设计成了类似“开口笑”的风格;彩色照片打印类产品,则舍弃了以往繁琐的机械按键,一体化机身设计的同时,将更多功能融入逐渐完善的“汉印美照APP”,实现软硬件多功能的协同和人机交互;标签打印类产品则创新性地融入美妆、潮玩等元素,语音打印、可视化视窗等多元化功能,让这个产品不止是收纳标识工具,更能做手工和手账。

汉印转型升级之路:在探索中砥砺前行 在淬炼中重塑打印市场格局_fororder_图片3

汉印文档打印机

  目前汉印在市面上热销的产品,背后都有数个未获市场认可的产品,而这一系列的改变,并非一蹴而就,这不仅是试错探索的结果,更是与用户共研共创的结果。如A4文档打印类产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类实用型APP的推出,以往使用频次较高的扫描和复印功能,如今已经成了相对鸡肋,或者可被取代的功能,而汉印就去除了这些伪需求功能,转而加大在学习资料、办公模板等方面的资源整合力度。此外,家庭打印彩打需求量较大,汉印新推出的喷墨打印机V1便提升了彩打的色彩还原度和打印效率。

  对于汉印而言,目前形成的初步设计语言及多元化功能,并非终点,而他们也在慢慢地从B端的销售思维中扭转过来。就像汉印内部所倡导的:尽管产品经理是产品的第一责任人,但消费者却是汉印产品的第一设计师。只有听取消费者的意见,预判消费打印市场的趋势,才能做出真正让消费者喜欢的产品。

  汉印在家用打印领域的探索之路还很长,目前的汉印只是踏出了“做中国人自己的打印机”的第一步,在外资品牌垄断市场的格局下,三年来汉印的成绩并没有达到自身的预期,这其中有着诸多的探索与试错。在国产化代替的大趋势下,有越来越多像汉印这样的企业,乐于分享自己“探索路程中的曲折”,并在曲折和试错中,共同推动中国制造产业的发展。(文/图 郑滟灵)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