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当前,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寿寿险”)上市已二十周年。
时至今日,回顾国寿寿险,既可望见中国保险行业二十年乘风中国国力的强大,走出了一条单边向上的成长曲线,绘制出一幅快速崛起的震撼蓝图,亲历了一种“海阔必见鲸”的开放伟力;亦可洞见中国保险企业二十载激流破浪、勇往直前的坚韧,在一次次的自我突破与颠覆中追逐时代之光。
如何变“大”:乘时代的东风 成就保险业巨轮
2003年的12月17日和18日,国寿寿险分别于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
这一年,作为中国人寿品牌核心成员,其对中国人寿凭借上一年度1287亿元的营收业绩首次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排名第290位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十年之后的2022年,中国人寿在《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上从最初的中下游位次跃升为前五十强,排名第40位。
何以行稳:牢记行业的初心使命 真正将保险责任化作对社会经济的有力支撑
2010年,国寿寿险原保费收入登上3000亿平台,2017年突破5000亿,成为总保费过5000亿元的寿险公司。在随后2018、2019年寿险业面临规模增速放缓的局面时,国寿寿险也始终保持稳中有进的增长态势。2020年更是扛住了疫情影响,一举登上6000亿保费平台。
2022年,国寿寿险总保费、内含价值、新业务价值等核心指标分别为6151.9亿元、12305.19亿元和360.04亿元,保持业内领先水平,不仅牢牢稳住了自身的经营大盘,也为行业平稳发展筑牢了根基,成为行稳致远的信心之光。
在寿险市场初级发展阶段,国寿寿险都始终没有跟风冒进,而是始终以“风险即生命,合规创价值”为核心价值观,保持稳健的发展节奏。
这让国寿寿险成为行业的稳健之锚。在近年来,国寿寿险依靠稳健的增长,坚定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信心。
怎样变“强”:自我革新的强大内驱 “八大工程”再布局新征程
早在上市之前的2000年,国寿寿险就率先推出分红险,在打造出新的业务增长点的同时,丰富了我国寿险产品种类,推动寿险市场快速发展。上市之后,针对保费规模快速增长带来的隐忧,2004年,国寿寿险迅速进行业务结构调整,从当时的旗舰产品五年趸缴分红险开刀,取而代之的是推行30年期的长期分红险。
2012年公司提出全面打造“科技国寿”的总战略,基于云计算理念规划并实现了“大后台+小前端”IT布局,创新提出并建成EAC数字化平台,推动保险数字生态建设,走出了具有中国人寿特色的科技建设之路。在科技赋能下,国寿寿险的集约化共享模式加速落地,运营服务质效齐升,“寿险+”生态不断丰富,截至2022年底,累计接入各类生态应用千余个,与各类合作机构开展服务与活动超40万项,服务广泛延伸至线上线下、企业内外,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数字化服务;核保平均审批时效提升超25%,个人保全业务人均产能提升28%;理赔自动化率超70%,同时持续深耕智能化领域,理赔全流程无人工作业模式实现新突破,全年提供7290万人次线上附加服务;2022年,客户服务总量突破35亿次,寿险APP注册用户数近1.3亿人。
2022年末,国寿寿险启动布局与“鼎新工程”一脉相承、引领未来发展的新经营策略“八大工程”,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改革和推进,进一步升级发展动能、重造增长引擎,开启了又一个新征程。(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