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陶媛)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2025年11月28日12时13分,随着开往波兰马拉舍维奇的X8086次中欧班列从中国成都国际铁路港发车,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2万列,发送货值超4900亿美元。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品牌价值得到全球认可。
通道网络日益完善,中欧班列服务范围基本覆盖亚欧全境。在中国境内,铺画时速120公里图定中欧班列运行线94条,通过西、中、东三条通道运行,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满洲里、绥芬河、同江6个口岸出入境。在中国境外,形成了北、中、南三线并行的多元通道格局,特别是南通道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后,运量稳步增长,2025年1至10月累计开行371列,同比增长33%。目前,中国境内已有128个城市开通了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6个国家232个城市以及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服务范围基本覆盖亚欧全境。
运输组织创新优化,中欧班列运输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根据中欧班列境内外运输组织特点,将时速120公里中欧班列最大编组辆数和牵引质量分别提高到55辆、3000吨,运输能力提升10%。同时,投用中国铁路物流95306“数字口岸”系统,口岸站根据国内外发车信息,提前办理海关手续,大幅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与海关部门密切合作,积极优化“铁路快通”模式,通关时间由半天左右缩短到30分钟以内,最快只需要几分钟。2025年1至10月,通过14个集结中心开行的中欧班列数量占全国的87%。国铁集团所属中铁集装箱公司联合国内4家中欧班列运营平台公司组建亚欧互联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加盟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三国铁路公司合资成立的中间走廊多式联运公司,将与境外铁路、物流、港口、货代企业深化务实合作,提升境外运输掌控能力。目前中欧班列去、回程开行基本均衡,综合重箱率基本稳定在100%。
物流服务提质升级,中欧班列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2022年创新开行了实行中国段、宽轨段、欧洲段全程时刻表的中欧班列,截至2025年10月底累计开行突破1200列,目前每周稳定开行22列,全程运行时间较相同运行径路的普通班列平均压缩30%以上,平均每柜货值提升41%。中欧班列运送的货物品类已经拓展到53个门类、5万多种商品,汽车汽配、机械设备、电子电气等高附加值货物已成为中欧班列出口的主要货源。同时,随着开行规模的持续扩大,中欧班列境内外运输价格较开行初期降低40%以上。在境外17个国家建立了131个集装箱箱管堆场,覆盖了绝大部分中欧班列境外节点城市,方便客户用箱还箱。成立中欧班列客服中心,上线中欧班列门户网站,构建需求提报、合同签订、提箱还箱、报关报检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辐射带动效应显著,中欧班列激发了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搭乘中欧班列,中国重庆、成都、西安等地的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消费类电子产品等以更快速度、更优价格到达欧洲,德国、荷兰等国的特色农产品也以经济快捷的方式进入中国,促进中欧产业链的深度对接和贸易互补。2013年至2024年,中欧班列运输货值增长约33倍,在中欧贸易总额中占比由0.4%提高到8.5%。同时,增强了沿线国家人民获得感。德国杜伊斯堡因中欧班列吸引了上百家物流企业落户,新增超2万个就业岗位。“班列+超市”等新型服务业态为沿线人民送去了实惠,中国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中欧班列商贸平台选购西班牙红酒、荷兰奶酪等优质商品,欧洲越来越多的居民也通过电商平台下单购买中欧班列运到欧洲的智能家电和日用百货。此外,拉紧了沿线国家“命运纽带”。在中欧班列带动下,沿线国家国际友好城市合作关系快速发展,重庆、四川友好交流城市关系分别达53对、35对。
据悉,国铁集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发挥所属中铁集装箱公司运营主体作用,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深化铁路基础设施和规则标准协调衔接,加快推进中欧班列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加强安全风险防控,与沿线企业深度对接、广泛合作,持续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为沿线地区经济繁荣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