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诚信为基,守信立本,合规经营、诚信纳税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准则。广西河池市税务部门紧扣地方特色产业发展脉络,推动信用建设与企业培育深度融合,激活“无形”信用的“有形”力量,为河池“桂字号”企业开拓新局撑起坚实风帆。
“食用植物油无论精装还是简装,都适用9%的增值税税率……”近日,天峨县税务部门在日常沟通时,发现广西某公司对9%与13%的税率适用范围把握不准,随即组织税务干部上门“面对面”指导企业正确申报,捋顺不同税目税率的适用情形,并对可能存在涉税风险的其他领域开展“全面体检”,及时避免了误报误缴带来的潜在损失,稳稳守住A级纳税信用“红线”。
从深耕本土的“农特优”代表,到进军全国市场的品牌先锋,该公司的目光始终聚焦更广阔的市场。“良好的纳税信用是我们合规享受国家税费红利的保障。近几年,公司不断创新工艺、升级生产设备,茶籽油年产量从500吨扩大至3000吨,还斩获‘双有机’‘圳品’及供港优质认证,为打响‘桂字号’品牌积攒了充足底气。”企业财务负责人覃小勤说道。
多元化市场需求驱动“桂字号”品牌拓宽业务边界、丰富产品矩阵,与之对应的涉税事务日益复杂,企业纳税信用建设面临更高挑战。河池市税务部门不断完善“事前预警、事中辅导、事后修复”信用服务体系,提供“容错有度、快速纠偏”的“信用缓冲”服务,为信用降级或轻微失信企业留出容错纠偏的空间。
提到板栗,广西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桂西北甜栗”。作为“纳税信用3连A”企业,广西某公司凭借多年稳定的A级信用积淀,在一次大型通信集团的采购招标评审中以信用评分赢得关键信任分,最终成功中标,顺利拿下订单。
“这张‘信用身份证’极大地提高了品牌的公信力和市场认可度。”邓先生表示,良好的纳税信息让企业在招标投标和商业合作中更具优势。近年来,“桂西北甜栗”的步伐越走越远,依托“河池圳品湾区共享”农特产品展销会及广西供销大集等平台走入大湾区,成为连接华南市场的“风味使者”。
信用积累的价值正释放出其内在“含金量”。大化县某物流中心是“桂字号”农产品出乡入市的中转载体,承担着鲜活农产品外销职能。
“我们一直想扩大‘桂字号’七百弄鸡的收购和仓储规模,让更多外地消费者吃到新鲜的七百弄鸡,但仓储物流环节资金周转压力不小。”该公司副总经理韦丽斌介绍,“好在我们企业信用评级不错,通过低息信贷申请的650万元信用贷款填补了我们扩大收购量、优化运输线路的资金缺口,运输时效提升15%,为农产品走出河池‘减负提速’。”
在广西环江,税务部门积极牵线金融机构,助力广西某公司获批超1.83亿元融资贷款,推动蚕丝、桑叶茶、桑果酒等20余种深加工产品的创新研发。在宜州,高级生丝通过即时响应、专人对接及全程跟踪的A级信用“绿色通道”加速出口通关,带着中国非遗魅力驶向大洋彼岸。巴马瑶族自治县税务局“老庚工作室”依托企业纳税信用分级结果,定期推送定制化税收政策,以精准信用赋能巴马香猪从“舌尖”走进“心间”,成为异体心脏移植领域的核心载体。
秋风拂过山坳,携来满巷“桂味”。从单个企业的信用提升至市场生态的信用重塑,信用建设已超越“规范纳税”的单一维度,深深融入营商环境和经济活力之中。河池市税务部门将以信用为纽带,连接起企业发展与市场机遇,助力河池“桂字号”以信为帆、勇闯市场。(梁诗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