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今年以来,昆山市数据局将“换位跑一次”行动作为破解政务服务痛点、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抓手,锚定“体验场景全覆盖、问题整改全闭环、服务升级全链条”目标,组织开展全方位“换位体验”,截至目前,全局累计开展换位体验活动86次,覆盖企业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便民服务、跨域协同等8大重点领域,形成“季度有核心主题、月度有专项聚焦、周度有具体行动”的常态化工作格局。
在活动主题上,市数据局紧扣营商环境优化、便民服务改善、跨区域协同等重点议题,精准划分“项目攻坚、民生关切、跨域协同”三大主题板块,确保“换位跑”始终与中心工作同频、与群众需求同向。其中,二季度聚焦高端食品产业发展痛点,围绕企业审批流程、政策兑现等关键环节开展专项体验,精准捕捉产业发展中的服务堵点;三季度则针对“五级通办”体系建设中的异地办事难题,组织跨区域体验,为破解“跨省通办”壁垒提供第一手资料。在参与机制上,一方面,换位“工作人员”,聚焦工作领域重点事项体验,从服务接收端发现自身工作不足,推动业务堵点破解;另一方面,换位“企业群众”,从办事人员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坚持“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难题、建立真机制”的工作导向,市数据局将“换位跑一次”中收集的问题作为优化政务服务的“靶向坐标”,通过“靶向式”体验找痛点、“清单化”整改破难点、“长效化”建设固成效,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快办”“舒心办”跃升。截至目前,累计发现并解决各类问题以及提出优化建议意见60余个,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让企业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一是聚焦流程梗阻,以“三减一优”破题,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材料反复交、审批等得久”,是“换位跑一次”中企业群众反映最集中的问题。针对这一痛点,市数据局以“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优服务”为核心,推动审批流程系统性重构,让政务服务更高效、更便捷。在材料精简上,聚焦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等高频领域,全面清理“重复证明”“循环盖章”等冗余材料,推出基层证明线上开具、免证办等工作。如创新推出充电桩报装“一件事”,从过去需要重复提交身份证、购车证明、车位证明等材料,到现在依托电子证照库实现材料免提交、“一次提交、多方共享”。在环节优化上,创新“帮办代办+并联审批”模式,打破部门间“各自为战”的审批壁垒,推动跨部门、跨层级协同审批。如厂房报建全周期涉及部门多、事项杂、流程繁,企业往往需要在多个部门间奔波,导致开工时间一推再推。在“换位跑”中发现这一问题后,市数据局立即牵头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将项目备案、用地规划、工程规划、施工许可等10余个部门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围绕工业厂房建设需求,打造定制化、套餐式服务,并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为项目早落地、早投产赢得了宝贵时间。在时限压缩上,以“企业群众满意”为标尺,推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一件事”,压减审批时限42%。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率提升,不仅减轻了企业负担,更增强了市场主体的发展信心。
二是聚焦服务断层,以“7*24小时服务”破局,织密民生保障“幸福网”。“异地办事两头跑”“中午办事没地儿去”等服务断层问题,在“换位跑一次”中被一一捕捉。市数据局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服务模式创新,构建“7*24小时服务”的政务服务体系,让服务更有温度、更接地气。在跨域协同上,围绕“让群众异地办事像本地一样方便”的目标,持续完善“五级通办”体系,与11个地区常态化跨域通办协作,部署远程帮导办点位12个,上线200项高频跨域通办事项,明确办理材料、流程、时限等关键信息,让异地办事“有章可循”。在便民服务上,做优线下政务服务主阵地,推进业务办理从“单科受理”向“全科受理”迭代,自助服务应用向政务服务综合自助终端整合,推出“政务夜市”等创新举措。如巴城近期启用昆如意・暖心巴城企业综合服务驿站,将服务扩延到银行网点,由服务专员,“一对一”咨询指导市场准入类业务10余项,提供公交充值、营业执照打印、医保参保信息查询等160余项“自助办”服务事项,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群众一站咨询办理的服务需求,有效打通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聚焦支撑薄弱,以“数智赋能”固本,筑牢政务服务“硬基座”。“数据不通、制度不全、监督不力”,是制约政务服务持续优化的深层问题。市数据局将“换位跑一次”的整改成果转化为长效机制,以数智化赋能为核心,完善制度体系、强化监督保障,为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在服务指引上,聚焦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反映强烈的“办事找不到入口、看不懂流程、备不齐材料”等痛点堵点,重点针对线上服务入口分散、办事指引不清晰、材料清单不明确等三大突出问题,市数据局升级“数字政务门牌2.0版本”,通过整合服务资源、细化办事指南、智能帮办导办等功能升级,全面提升“家门口服务”的易用性和便捷度,切实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和满意度。在数据赋能上,做好公共智慧底座的“加法”,聚焦“数据直达基层、组件赋能基层”目标,大力实施“七个一”工程,升级打造公共智慧底座2.0版,更高水平赋能发展提质增效。聚焦企业群众反映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办理,手工绘制的平面图不规范的堵点,创新推出“智能绘图”“小巧灵”工具,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将美容院、足浴、住宿等8类常用公共场所的卫生设施抽象为标准图元组件,办事群众只需根据实际空间布局,5分钟内即可通过“拖、拉、拽”的操作完成专业级图纸设计。在制度建设上,健全《昆山市数据局政务数据安全管理暂行规定》《数据局关于经营主体冒名登记处置工作操作细则》《午间“不打烊”、周末“延时办”服务工作细则》等制度,实现规范化、程序化管理,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让“换位跑一次”不再是“一阵风”,而是成为推动政务服务持续优化的“长效引擎”。(张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