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以“智链东海绿航未来”为主题的首届绿色修船技术对接会暨2025年浙江省“十链百场万企”系列对接活动之船舶产业链专场活动在舟山拉开帷幕。
开幕式现场气氛热烈,通过政策解读、项目签约、指数发布、技术分享等多元环节,搭建起深度融合的交流桥梁,助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迈进。
在项目签约环节,多项重要合作顺利达成:史河科技总部落地舟山,将打造集研发与生产于一体的智能船用机器人高端制造基地;全球绿色船厂联盟和浙江鼎力携手,将开展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智能修船装备的前沿研发、制造与战略合作……这些项目充分展现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融合发展的巨大潜力。
活动中,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修船分会发布了《2024中国修船产业发展白皮书》,系统梳理了行业发展现状,并对未来趋势进行了科学展望。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和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分别发布了中国修船(普陀)价格指数和中国内贸化学品航运市场景气度指数,为行业发展提供了精准的“风向标”与“晴雨表”。
“普陀区自贸化学品船运力规模占全国四分之一,具备了牵头编制内贸化学品航运生产权威指数的战略地位与产业底气。”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首席信息官徐凯说,中国内贸化学品航运市场景气度指数(CCPI)通过整合多维度、可量化的市场数据,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来量化反映内贸化学品航运市场的供需格局和市场活跃度。
中国绿色修船国际认证创新联盟秘书长、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川详细介绍了联盟的成立背景与发展规划,他坦言,当前行业存在“绿色标准不统一、认证体系碎片化”等问题,此次中远牵头成立了中国绿色修船国际认证创新联盟,首要任务就是构建标准体系。
在行业先进技术发布环节,多位嘉宾分享了前沿成果;在装备发布环节,多家企业集中展示了船用新材料、新能源装备、智能机器人系统等创新产品,为修船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解决方案。(陈璐瑶 陈冬立 丁泳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