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陶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战略任务进行明确部署,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摆在重要位置。中试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产业,恰恰是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重要环节。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中试环节作用愈发突出、需求十分迫切,正是民营企业大展身手的时候。
11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李春芳在会上介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以下具体举措。
一方面,支持民营企业建设重大中试平台。企业离市场最近,产业缺什么技术、技术能不能变成产品,企业最敏锐、最有话语权,这恰恰与中试服务链条的定位非常吻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强化投资支持,鼓励民营企业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链,在先进制造业集群等进行一体化布局,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行业带动力的重大中试平台。同时,中试是产品大规模量产前的中间试验,并不是真正的生产环节,鼓励地方按照这一特点探索简化项目建设前置要件审批程序。
另一方面,支持面向民营企业开放中试服务。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有很好的中试资源,国家发展改革委强化政策导向,鼓励这些单位面向民营企业提供市场化中试服务,更鼓励有条件的单位与民营企业联合建设中试平台,通过共享试验设备、应用场景、人才队伍,构建开放共享的中试生态体系。
此外,各地在支持民营企业投向中试服务方面有一些好做法、好经验。比如,四川打造“1+N”模式,整合高校院所、企业等各类中试资源,协同高效提供中试服务。上海、江苏、浙江、重庆等地探索“先投后股”,政府资金支持中试转化,待孵化企业实现市场化融资后,再将投入资金转换为股权退出。李春芳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适时发布一批典型案例,介绍有关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