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刘晗旭)应用场景的创新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抓手,也是拓展产业新赛道的有效途径。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表示,近年来,广东省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空间大、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在中央部委的支持下,大力培育、开发和推介应用场景。
建立一套工作机制。构建省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统筹、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广东省“一盘棋”工作机制。在广州、深圳等地,相继组建了省级场景创新中心,实现实体化运作,专业化、常态化开展场景服务工作。
出台一揽子政策。出台广东省行动方案,在先进制造、海洋经济、低空经济等20个重点领域实施全流程场景创新。“广东省各市也结合市场所需、本地所长,出台针对性支持政策。比如,珠海市安排政府投入用于场景开发,佛山市引入技术经理人开展场景挖掘、成果对接和商业化落地的有关工作。”艾学峰说道。
组织一系列供需对接活动。据了解,广东省持续征集和发布应用场景供需清单20批次,涵盖了创新项目超过1300个,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型消费等重点产业,并组织多场次供需对接活动,为技术找场景,为场景找技术。
推动一批典型示范项目落地。据悉,广东省布局建设了14个应用场景创新试验区,集中打造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应用验证和展示推广的“首选载体”,并用好这些应用场景创新友好型区域来推动典型示范项目加快落地。“比如,我们在广州南沙明珠湾建设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示范场景、在深圳龙岗大运中心建设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示范场景。”艾学峰说道。近年来,广东省发布了20个应用场景典型案例项目,其中,35%的项目为新技术“首试首用”。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文件部署,进一步培育和开放应用场景,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艾学峰介绍道。首先,在场景宣传推介上再加力,组织开展“1+N”系列活动,举办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新一批场景清单和典型案例;分领域、分地区举办“N”场供需对接活动,持续擦亮广东场景服务品牌。
其次,要在重大场景落地上再加力,发挥重大场景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牵引作用。在全空间无人体系、深海资源开发、智能制造等领域拓展重大应用场景,并且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发布的综合性重大应用场景。
最后,要在专业化服务上再加力,更好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的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市场化运作的场景中心,上线“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发布厅”,为企业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搭建桥梁、释放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