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刘晗旭)场景培育和开放不仅需要推进基础设施和平台的“硬建设”,更需要法规、制度、政策等“软创新”。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改革创新是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重要手段。通过典型场景创新和开放,推动相关运营、监管制度不断完善,让行业生态逐步优化,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已公开发布。“《实施意见》着重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的方式推动场景培育和开放,提到要‘深入推动场景开放和公平高效配置’,还提到要‘协同推进准入、场景、要素改革’,依托场景培育开放和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纵深推进市场准入与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给新技术一个应用发展的机会。”李春临介绍道。
在推进落实的过程中,要把握好4个关键环节:首先,要通过场景开放,进一步拓宽市场准入,加大各类场景开放力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发展制度环境,开放一些法律法规尚未有明确规定的场景资源,在确保安全基础上允许各类企业参与到新场景的建设中来。
其次,要通过场景培育和开放,进一步创新各类要素协同配置方式,加快形成更加完善的、成体系化的要素配置方式,破除阻碍要素自主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数据、空天、深海、频谱等新型要素市场化配置途径,把场景打造成各类生产要素特别是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的集合场。“前一段时间,国务院批复在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安徽合肥都在试点范围内。”李春临说道。
再次,要通过场景培育和创新,进一步强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供给,特别是要加快构建相应的体制机制,促进技术产业跨界融合、要素资源跨界流动,推动技术创新成果向产业化应用和现实生产力深度转化。
“最后,我们特别强调,改革创新不仅是推动场景培育开放的重要抓手,也是确保政策落地见效的关键。”李春临说道。场景作为新生事物和新型改革工具,工作推进中面临着很多新问题、新挑战,必须要以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维来推进。要加强部门协同、健全监管机制、探索尽职免责,试点一批新制度新规则。同时还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强化技术、数据、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力求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培育良好的创新生态。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协同推进准入、场景、要素改革。引导各地将‘协同改革’纳入有关场景建设方案,及时梳理地方的典型经验做法,针对性地加以复制推广,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制度保障。”李春临总结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