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期,白酒行业陆续发布三季报,持续多年增长的古井贡酒出现了首次短期下滑。当前白酒行业正处于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交汇点,市场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消费者对酒的需求从“悦人”转向“悦己”,且对品质、文化、体验的需求愈发凸显,行业亟需突破增长瓶颈,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作为徽酒龙头,古井贡酒的转型实践,既是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是对时代命题的回应,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古井贡酒总体营收虽然出现下滑,但其内部多项数据却仍然保持向上增长,如开瓶率提高、库存降低等。今年以来,古井贡酒还通过全国范围内的人员培训等举措向内积极提升动力。古井贡酒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发展是有后劲、有底气的。
一是品质筑基,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双向赋能。品质是白酒企业的生命线,古井贡酒通过“传统+现代” 双轮驱动,筑牢品质根基。
在古法工艺的活态传承上,古井贡酒坚守源于公元196年的“九酝酒法”,沿用持续使用的明清窖池群进行酿造,完善128道工序的工艺体系,通过连续十二届秋酿活动打造文化IP,强化非遗技艺的传承与传播。
在智能酿造的品质升级上,建成5G透明工厂,通过各个生产节点的数据采集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将传统酿造中提炼的数据参数注入智能制造的稳定控制,自动化灌装线实现“一瓶一码”溯源,从原粮到成品全程可控,保障产品品质稳定。
在绿色生产的可持续实践上,实施能源系统化管理,通过光伏发电、循环水冷却等技术节能减排,实现“酿造与生态共生”。
二是产品与市场升级,结构优化与场景拓展双向发力。面对消费需求多元化,古井贡酒通过“产品矩阵+场景创新”,打破地域局限,拓展全国市场。
在产品设计上,构建全价格带矩阵。大众市场以“老瓷贡”巩固基础消费,中端市场以“年份原浆古5、古8”抢占商务宴请场景,次高端市场以“古16、古20”瞄准较高规格需求带,推出“年份原浆轻度古20”适配Z世代与轻商务群体,形成高中低端协同格局。
在场景拓展上,跳出传统“宴席+礼品” 框架,打造 “三贡节” 活动,吸引消费者参与互动体验;推出古井“轻养社”,融合养生饮品、文化体验等功能,将白酒融入健康化、年轻化生活场景,消费场景触达年轻消费群体;开放“古井酒文化博览园”,推进工业旅游示范点建设,实现“酒旅融合”新增长。
三是产业协同,多地域多香型资源整合谋发展。为突破单一香型、地域限制,古井贡酒通过 “多基地布局+跨品牌融合”,构建产业协同生态。
在生产布局上,推行“四地同酿”:整合亳州、武汉、滁州、仁怀四大酿造基地,形成浓香、清香、明绿香、酱香等多香型布局,实现地域优势与技艺互补,满足不同区域消费偏好。
在品牌整合上,通过战略携手黄鹤楼酒业、明光酒业等企业,成为拥有两大跨区域中国名酒品牌的企业,推动不同地域酿酒文化的交融共生,实现跨区域品牌融合发展。现在,古井贡酒全国化战略持续发力,聚焦核心省份,复制省内渠道经验,通过品鉴会、宴席营销等方式打造省外“规模市场”,省外市场营收占比持续增长,已从“区域龙头”迈向“全国性品牌”。
四是品牌与文化赋能,塑造价值提升与心智占领新高度。
在品牌高端化上,古井贡酒借力国家级平台扩大影响力。参展上海进博会、多次参加世博会,向国际市场传递中国白酒文化。
在文化具象化上,将抽象文化转化为可感知体验。建设中国白酒行业首家酒文化博物馆和4A级旅游景区,展示古老的酿酒器具与历史;举办“桃花春曲节”“秋酿大典”等,让“九酝酒法”从文字变为实景;推出“古井贡酒・年份原浆”文创产品,成为白酒文化消费新载体。
古井贡酒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构建了“传统工艺+智能技术”的品质体系、“区域深耕+全国拓展”的市场模式、“文化IP+消费体验”的品牌路径。
展望未来,白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不再是单纯的规模扩张、数量增长,而是以品质为核心、文化为灵魂、创新为动力、市场为导向的系统性变革和综合性竞争。古井贡酒的实践证明,只有以时代需求为导向,以自我革新为动力,才能在行业变革中抢占先机,为中国白酒走向世界注入新活力。(刘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