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中国平安乡村振兴调研组走进内蒙古乌兰察布,实地回访调研重点帮扶企业,并开展帮扶项目发布、多学科专家义诊等系列活动。在项目发布仪式上,中国平安表示将在产业帮扶、金融帮扶、民生帮扶、消费帮扶等方面持续加大帮扶力度。
金融活水精准帮扶,小燕麦做成大产业
30日上午,平安集团党委书记胡剑锋一行参观了阴山优麦的农产品加工生产线。阴山优麦是一家农产品种植加工企业,近年来,阴山优麦专注于燕麦等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通过“订单模式”累计收购燕麦原粮7万吨,为农户创收超2.9亿元,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中国平安引金融活水浇灌“中国燕麦谷”,助力阴山优麦发展燕麦种植产业,以一套“综合金融+产业赋能”组合拳打通企业做大做强的堵点,助力企业发展,将小燕麦真正做成了当地大产业。
据悉,自2018年承接结对帮扶任务以来,中国平安便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推出“保险+贴息贷+订单农业+溯源+协销”模式,为阴山优麦提供“平安振兴保”帮扶解决方案。此外,中国平安与阴山优麦共同制定了激励农户种植燕麦的帮扶方案,提供产业帮扶资金用于企业对种植户统一开展种子发放、技术指导、农资供应,企业与农户签订原粮《保底收购合同》,按高于市场价20%的价格回收燕麦,解决农民“卖难”问题。2018年-2024年,阴山优麦累计收购燕麦原粮五万吨,为农户带来两亿元收入,累计带动农户近8000户。中国平安以消费帮扶兜底产品销售,不断帮助帮扶地区的优质农产品转化为适销对路的商品,累计采购阴山优麦燕麦、马铃薯制品超1.3亿元,助力当地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实现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多措并举全面帮扶,开创定点帮扶新局面
在与帮扶企业阴山优麦负责人、种植户代表、企业务工代表等一起参加的座谈会上,胡剑锋回顾了七年来中国平安在内蒙古地区开展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的情况。2018年以来,中国平安坚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以“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重优势为依托,通过“三村工程”(村业、村医、村教)和“三下乡”(保险下乡、金融下乡、医疗健康下乡)推动内蒙古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振兴,取得丰硕成果。截至目前,中国平安在“两旗”总计投入帮扶资金超过2亿元。
据悉,中国平安在全国范围内有超400个帮扶点,在19个省市的76个村派驻了123名驻村帮扶干部。中国平安通过持续开展“三村工程”,在产业支持方面,累计发放帮扶资金(含信贷、发债)1698.96亿元;在医疗帮扶方面,累计升级村卫生室1273所,培训村医11843名,开展移动体检及远程诊疗近1000场,覆盖76万人;在教育帮扶方面,升级智慧小学1039所,支教服务时长总计近44万小时,覆盖乡村学生超31万人,培训乡村教师约2万人。
中国平安表示,公司将继续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将实地回访调研作为协调帮扶力量、提升帮扶成效的重要抓手,对照阶段帮扶成果,不断优化帮扶举措,提升帮扶资源的产出效益,力求实现帮扶价值最大化,持续赋能乡村振兴事业。(张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