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陶媛)10月31日,中国贸促会召开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杨帆在会上介绍,“十四五”时期是贸促事业发展历程中实现历史性跨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贸促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
第一个词是“突破”。五年来,贸促事业在多个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在2025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上,中国贸促会代表中国政府组织的中国馆首次荣获大型自建馆展示金奖。2023年,创新举办链博会,至今已举办三届,促成合作协议和意向超1.2万项,成为备受世界瞩目的国际经贸盛会。2024年,与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在杭州共同主办世界知识产权大会。这是该协会成立127年来首次在华举办这一活动,在世界知识产权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中国印记。
“我们还创办了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全球工商法治大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等一系列品牌经贸活动。”杨帆强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首次组建服务外资企业工作专班,推动解决或有效回应外资企业诉求7600余项,创办外资企业地方行活动;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全球供应链促进系列指数等研究成果填补相关领域国际空白,在共享经济、展览会议等领域的国际规则标准制定中实现中方牵头项目零的突破。2022年,创建月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机制,让世界听到响亮的中国工商界声音;成功打造贸企通、贸法通等惠企数字化平台,累计解答企业咨询超过45万次。
第二个词是“跃升”。成功举办“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中非企业家大会、金砖国家工商论坛等70多场中外领导人出席的重大经贸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中国贸促会邀请访华的外国商协会及跨国公司负责人60多批次;自2023年起,全国贸促系统开展“千团出海”行动,每年组织约2000批次企业团组赴上百个国家洽谈对接。
五年来,累计组织实施出国展览项目2982项,参展企业超过12万家,签发原产地证书约2764万份,较“十三五”时期增长40%,为中国外贸破浪前行、中国企业扬帆出海作出积极贡献。加力构建全链条、一站式、国际化商事法律服务体系,累计受理商事调解案件4.3万多起、标的额922亿元人民币,较“十三五”时期分别增长317%和1789%。受理商事、海事仲裁案件2.5万多起,较“十三五”时期增长超六成,争议金额连续7年超千亿元。代理专利、商标申请24万余件,企业合规辅导与风险排查工作覆盖企业超1.3万家。中国国际商会联合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关机构共同发起成立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我们还组织超过200家中国企业参加APEC、B20等多边机制工商界活动议题工作组,向国际商会等国际组织成功推荐超过280位中方专业人员,中国工商界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杨帆提到,持续编发企业对外投资国别(地区)营商环境指南、“一带一路”国别法律研究丛书和自贸协定应用指南,广受企业好评。
第三个词是“协同”。加快推进贸促工作三个“一盘棋”,将今年确定为“协同发展”年。1182家地方和行业贸促机构与中国贸促会30个驻外代表处协同发力、众志成城,展现出开拓奋进、追求卓越的昂扬风貌。“我们着力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和地方高水平对外开放,五年来与27个省区市、中央单位等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杨帆说道,中国国际商会会员企业数量从26.1万家增长至35.2万家,累计与境外对口机构和有关国际组织建立394个多双边工商合作机制。
展望“十五五”,贸促事业高质量发展风鹏正举、前途无限。杨帆表示,中国贸促会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谋划好设计好落实举措,细化路线图、施工图,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展现更大担当、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