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2025年快手三农生态大会在贵州乌江寨的举办,不仅呈现了数字技术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更揭示出以快手为代表的新型普惠数字社区正在重构乡村的社交、学习与经营场景,为乡村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多元场景融合,构建乡村数字新生态
随着数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快手“三农”已从单一的内容平台,演进为集社交场、生活网与生意场于一体的复合型数字社区。数据显示,平台“三农”深度兴趣用户达1.4亿,日均搜索次数同比增长24.3%,4100万日活用户在此学习农技,150万人每日获取权威农业资讯。这种“线上市集”式的互动模式,打破了地理隔阂,让乡村生活可见、可学、可参与,更让知识、资源与商机在云端自由流动。
年轻力量崛起,重塑乡村人才结构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过去一年,快手新农人创作者数量同比增长34.2%,30岁以下作者数量达8.4万,女性创作者占比高达63%。这些年轻创作者不仅是乡村生活的记录者,更是乡村产业的激活者。他们通过短视频与直播,将家乡的农产品、风光与文化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形成“内容建立信任,信任带动消费”的良性循环。平台三农作者年订单量达3.5亿笔,粉丝贡献GMV占比78%,印证了信任经济的强大潜力。
内容品类创新,展现乡村多元面貌
在快手,“村口小舞台”已成为乡村文化的新符号,覆盖64个城市与自治州,单场观看人次超千万;乡镇相亲直播日均时长超440小时,年消费量增长52%;“公益护农”等新兴内容则通过真实记录护农行动,既解决了农田管护难题,也唤起了社会对乡村公益的关注。这些内容不仅是乡村日常的镜像,更成为外界理解乡村、连接情感的重要窗口。
平台持续赋能,构建创作者成长体系
为支持更多乡村创作者成长,快手平台推出贯穿“春耕”至“丰收”的大额流量扶持计划,并针对细分赛道如“助农帮帮团”“村口小舞台”等提供专属舞台。未来,也将更聚焦年轻新农人、村支书、护农猎人、农技专家等多元角色,构建更加包容、可持续的创作者生态。
正如本次大会所在地乌江寨——从“空心村”蜕变为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样本,线上数字社区与线下实践的结合,正共同勾勒出数字时代乡村发展的新图景。(刘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