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微信好友
			
				 朋友圈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江苏省工信厅公示第七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南京125家企业成功入围。截至目前,南京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59家,总数再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为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实现从“小而美”到“大而强”的跨越,南京税务部门以“精准滴灌”输送政策红利,用“合规引导”筑牢发展根基,更以“信用赋能”提升竞争优势,为专精特新从深耕领域到领航行业注入税动力。
“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刚出台,我们就收到了精准推送,南京税务部门还帮忙测算,2024年每月能多抵减近20万元,政策落地速度太给力了!”某自动化有限公司财务经理潘艳感慨,道出了众多专精特新企业的共同体验。作为自动化领域的创新代表,福加自动化在推进储能电站与零碳工厂建设时,税务部门依托“政策找人”机制,不仅送上包含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节能环保设备投资抵免的定制化“政策红利包”,还附带项目涉税核算电子指引,让政策红利精准流向企业发展最需要的环节。
同样受益的还有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连续多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科技创新税费政策支持,2024年合计享受税收优惠7300多万元,这份稳定的政策保障,让企业得以持续投入洁净空气设备研发,成长为国内一流的洁净空气设备制造商和服务商。
在开展精准推送服务,实现税费优惠“申报即享”“应享尽享”的同时,南京税务部门注重加强合规引导,帮助更多专精特新企业合规享受税收政策支持,增强专精特新企业在技术攻坚、规模扩张中稳健前行的底气。
“5年前,我们一门心思扑在研发上,对财税管理一头雾水,是税务干部主动上门教政策、捋核算,让我们能够专心搞研发。”南京康和细胞基因工程研究院财务负责人马经理回忆。依托税务部门的“伴随式”服务,企业定期收到税收优惠政策和相关风险提示,及时得到办税缴费疑问解答,研发成果转化之路越走越稳。如今,康和细胞手握15项专利、28条商标信息,并于今年成功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行列,税务陪伴成为企业成长路上的“定心丸”。
对于某环境科技公司这样布局全球市场的制造业单项冠军,跨境业务涉税需求十分复杂。南京税务部门结合其跨境业务特点,定制涵盖研发费用归集、出口退税、关联交易定价等维度的体检指标,通过大数据比对生成专属《税收体检报告》,再以“专家会诊”提出改进方案,这份全方位的“健康守护”,让企业出海远航的步伐更加稳健。
“今年我们已经享受嵌入式软件产品即征即退1170万元、先进制造业加计抵减1364万元。”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吴小泉高兴地说道:“我们的洁净空调研发生产基地顺利投产,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这离不开税务部门一路的保驾护航。”
今年以来,税务部门正深入实施税费征管“强基工程”,南京税务部门运用税收大数据为企业建立“一户一档”,以发展周期为轴构建全维度服务与风控体系,在引导合规的同时,帮助企业擦亮纳税信用“金名片”。
“连续多年保持纳税信用A级,让我们在信息技术赛道中底气十足!这份‘金字招牌’的背后,离不开税务部门一路的合规指引!”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汪先生说出了税务服务与信用增值带来的双重红利。这份由税务部门背书的“信用名片”,让企业在参与某省级智慧城市三维建模项目竞标时脱颖而出,最终成功拿下合同。汪先生直言:“以前觉得纳税信用是‘隐形资产’,现在才发现它是项目竞标时的‘硬通货’,税务部门的合规指引,帮我们在关键竞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作为专精特新、瞪羚和省重点文化企业,跨区域技术服务与高频研发涉税场景复杂,南京税务的合规守护,让企业稳扎根基——拥有11项发明专利和73项软件著作权,新获三维建模设备专利,并不断在AI+数字内容赛道投入研发,未来会越跑越稳。
下一步,南京税务部门将以更精准的政策辅导、更贴心的合规引导,帮助专精特新企业健康发展,专注打磨核心技术,在细分领域的“专”与“精”中积蓄力量,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稳舵扬帆。(宁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