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钢铁巨龙越山联海筑通途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钢铁巨龙越山联海筑通途

来源:经济日报2025-10-30 09:58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迎来了客流高峰,其中小七孔景区以7.75万人次的单日客流量,创造了新纪录。2023年8月,随着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全线通车运营,偏居贵南的荔波县,生动诠释了“高铁一响,黄金万两”的现实图景。

  荔波之变,只是贵南高铁赋能地方发展的一个缩影。贵南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关键一环,更是一场跨越喀斯特地貌的工程奇迹,一条激活区域发展的经济走廊,一座促进山海相连的合作桥梁。

  “地球褶皱”上架天路

  贵南高铁堪称架设在“地球的褶皱”之上的钢铁巨龙,线路纵贯九万大山、苗岭山脉,穿越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的过渡地带桥隧比超过了90%,建设者几乎是在凿空群山、飞跨峡谷中铺就钢轨。

  穿行于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缓冲区的九万大山一号隧道,全长超17公里,隧道洞身共穿越9套地层、3条断层、2条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地质异常复杂。“我们在施工中累计发现大小溶洞680处,平均每掘进20米就遇到一处,仿佛在‘溶洞迷宫’中开路。”时任中铁十八局贵南高铁6标项目经理的李开军告诉记者,隧道设计的日最大涌水量达72万立方米,“相当于380个标准游泳池的蓄水量。”

  据介绍,建设团队在施工过程中积极优化施工方案,按照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勤测量的原则,对隧道掘进过程中裸露出来的岩石及时加固,安装钢拱架,每推进1米就立即用混凝土浇筑,保障了隧道施工安全。

  建设贵南高铁,在生态保护上同样面临极限考验。贵南高铁全线最长桥梁——澄江双线特大桥,全长15.5公里,其中有2.56公里穿过国家湿地公园和水源保护区。为减少生态影响,建设者创新采用56米大跨度节段拼装梁技术,减少桥墩34个,避免弃渣占地1200平方米,还首次在西南地区铁路建设中运用“桥跨异位拼装、整体顶推滑移”工艺,让180米拱加劲连续梁轻盈跨越了兰海高速。

  历时7年建设,贵南高铁在“喀斯特地质博物馆”上打造了一座超级工程。如今,当高速列车飞驰在莽莽群山之间,中国建设者们的拼搏奋斗与创新智慧跃然眼前。

  重塑地方经济格局

  “过去乘坐大巴,从贵阳到荔波要4小时,现在最快的高铁只要1小时。”贵南高铁荔波站站长冯行健说,贵南高铁把荔波拉进了贵阳、南宁“两小时朋友圈”,并借助贵广、沪昆、成贵等干线铁路融入全国高铁网。

  成铁集团贵阳车站客运科副科长王啸群告诉记者,贵州铁路优化列车开行时间表,今年一季度荔波站满图开行列车51趟,到二季度增至73趟。

  围绕“高铁+旅游”,荔波推出“小车小团”定制线路12条,瑶山古寨、茂兰保护区等57个景点串珠成链,催生了文旅新业态的“百花齐放”。荔波小七孔景区创新推出了“小七孔世遗探险部落”“鸳鸯湖透明游船”;酷玩森林景区推出了洞穴皮划艇、洞穴露营、悬崖咖啡等业态,让游客上至悬崖咖啡,下到溶洞探险,体验“上天入地”的独特旅程……

  贵南高铁正重塑着地方经济的发展格局。荔波县委书记叶霖表示,高铁开通运营让荔波的“朋友圈”更加广泛,高效、快速的出行方式重新定义了荔波“1小时通勤圈”“2小时生活圈”“8小时交通圈”,带来了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高速流动,进一步强化了荔波与粤港澳、北部湾、湘川渝等地区的沟通联系、景区联动和资源共享。

  数据显示,荔波的远程客源占比由贵南高铁开通前的18%提升至目前的42%,来自粤港澳大湾区、成渝、长三角等地的游客增幅最为明显。

  随着贵南高铁全线开通运营,不仅结束了广西河池市不通高铁的历史,也让广西14个设区市全面实现市市通高铁动车,开启了地区发展新篇章。如今,广西东联、西进、南通、北达的现代化路网越织越密、布局更加合理,以南宁为中心的“12310”高铁交通圈更加便捷。

  开启区域协作新篇章

  作为黔桂两地首条设计时速达350公里的高铁,贵南高铁成为打破地域壁垒、促进区域协同的“黏合剂”,让西南与华南地区形成更紧密的发展共同体。

  黔南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丁毅说,贵南高铁不仅是一条交通大动脉,也是一条黄金旅游通道。借助贵南高铁,黔桂两省区的合作驶入快车道,两地政府加快推进旅游线路互推、农产品市场互通、产业项目共建,联合推出“高铁+景区”联票、跨省游精品线路,实现客源互送。

  毗邻的贵州黔南与广西河池借助贵南高铁,正由山水相依加速向发展相融转化。今年3月,两地政府签署多份战略合作协议,在推动景区互联、游客互迎、旅行社互助、品牌联创、合作联建等方面深化合作,加快实现两地景区通道互联互通,加大“荔波—南丹—天峨—罗甸—巴马—凤山—环江”旅游精品圈的融合力度,打造跨景区旅游产品,联手创建大旅游模式,打响“黔山桂水”品牌。

  河池市副市长翟红玲表示,河池、黔南两地将根据各自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依托各类园区平台,谋划建设跨区域的产业园区或“飞地园区”,深化工业、农业、服务业、能源、低空经济、大数据等产业领域对接与合作,推动两地产业体系深度融合,协同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调发展。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贵南高铁也优化了西部对外开放格局。贵南高铁通过贵阳铁路枢纽与贵广高铁、沪昆高铁、成贵高铁、渝贵铁路等线路连接,通过南宁铁路枢纽与南广高铁,以及南宁至北海、防城港、崇左等北部湾城市群间的城际铁路相连,构成中国西南至华南沿北部湾地区的高速铁路大通道。

  从地方经济提档升级,再到区域协作深度融合,贵南高铁的价值正持续释放。如今,这条跨越山海的钢铁动脉,不仅改变了时空距离,也让“藏在深闺”的资源走向市场,成为黔桂两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吴秉泽 王新伟)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抵达韩国

  • 习近平抵达韩国受到热烈欢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3名航天员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
2025-10-30 13:03
记者10月29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根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74.2(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5.3%。
2025-10-30 10:15
绿氨作为绿氢核心载体与低碳原料,正成为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路径。
2025-10-30 10:12
记者10月29日从水利部获悉,由水利部制定的国家标准《幸福河湖评价导则第1部分:流域面积3000km2以下(含)河流》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
2025-10-30 10:06
截至2025年3月,全国已建成66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200余处省级示范煤矿,拥有1806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过50%,1.6万余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2025-10-30 10:04
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2025-10-30 10:00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
2025-10-29 10:12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的工业化生产。
2025-10-29 09:36
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仅上半年,用户规模就增长了2.66亿人。
2025-10-29 09:35
当掌勺者从有体温的师傅变成由代码驱动的机器,以人和环境为核心的传统监管模式也面临着新情况。
2025-10-29 09:35
今年年产量首次突破150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这标志着我国页岩油开发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稳定产出的新阶段。
2025-10-29 09:33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临睡时刻,总觉得口干舌燥,害怕会频繁起夜,但又忍不住想大口喝水。每当此时,一些人不免会担心,是不是身体出什么问题了?
2025-10-29 09:32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发布。
2025-10-29 09:31
资料图片  深秋,去往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马儿庄村的乡道上,簌簌黄叶生出几分萧瑟。张文攀摄/光明图片  如今,马儿庄村有滩羊养殖专业合作社8家,全村滩羊年饲养量5万只,远高于封山禁牧前。
2025-10-28 08:57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摆在新时代医学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卓越”与“有温度”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共同构筑新时代医学人才的素养基石。
2025-10-28 08:55
肿瘤细胞会通过细胞内部、细胞间、不同组织乃至器官间多个层面的复杂机制,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这一过程被称为“免疫逃逸”。研究团队表示,使用国内外均已上市的偏头痛治疗药物CGRP抑制剂,可阻断感觉神经介导的“肿瘤-TDLN通信”,显著增强免疫治疗疗效并抑制癌痛,从而实现抑瘤与镇痛的双重作用。
2025-10-28 08:52
我国下一代光伏技术取得新进展,南京大学谭海仁团队和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常超团队联合运用太赫兹技术,对全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内部载流子输运行为实现精准、无损探测。
2025-10-28 08:48
科技赋能是本次火炬传递的一大亮点,在传递过程中,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将进行火炬传递或串联路段,凸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优势,以创新性和未来感的尝试展示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
2025-10-28 08:46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区27日完成全系统发射演练,各系统完全满足发射要求,神舟二十一号具备发射条件。
2025-10-28 08:44
研究证实,熊蜂能够通过观察同伴的积极状态改变自身的行为决策,呈现出类似“情绪传染”的现象。
2025-10-27 10: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