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张诗奇)记者从10月29日举行的人社部2025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颁布了328个国家职业标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翟涛介绍了日前新组织开发完成的95个国家职业标准的3个主要特点。
一是满足新职业快速发展需求。新职业发布后,相关行业供需两旺。人社部加快新职业标准开发,这批国家职业标准中的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员等9个是近两年发布的新职业、新工种。
二是满足重点领域急需人才培养需求。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一些新兴领域的人才需求旺盛。人社部加大了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职业标准开发力度。这批国家职业标准,有37个属于重点领域,包括了先进制造类19个、数字经济类6个、绿色经济类3个、交通运输与低空经济类9个。
三是满足民生领域紧缺人才培养需求。当前,养老护理、婴幼儿托育、家政服务、生活服务等民生领域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人社部适应新需要、新期待,持续开发民生领域相关职业标准。这批国家职业标准中,51个属于生活服务类,占53.7%。
发布国家职业标准,将对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促进劳动者职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明确职业技能要求,劳动者可以对照标准,了解从事这个职业自己“应该会什么”“应该掌握什么”;另一方面引导职业培训方向,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依据国家职业标准来设计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选择培训教材,规范培训过程和教学内容,保证了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此外,发布国家职业标准也有利于保障职业发展权益。
下一步,人社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国家职业标准开发力度,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培训、评价激励等方面的作用,惠及更多劳动者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