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昔日“马钢粮仓”的辉煌,如何在当下破解传统路径依赖,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马鞍山雨山区给出的答案清晰而坚定:发展绿色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技术创新 驱动低碳转型“主引擎”
马鞍山因钢设市。雨山区作为“马钢粮仓”,布局了大量传统重工企业。行走于今日雨山的产业热土,旧日钢铁巨人的身影正在绿色与智慧的淬炼中焕发新生,一场深刻变革重塑着这座老工业基地的筋骨。
从传统耐火材料企业到中国耐火材料行业绿色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和国家级绿色工厂,瑞泰马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依靠技术的变革升级,完成了华丽转身。
绿色转型带来的效益十分显著。通过构建绿色回收体系,与供应商共同打造生产、回收、再生产一体化的生产废料和废旧产品闭环绿色产品产业链,回收的耐火材料基本实现100%二次综合利用,极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瑞泰马钢的成功转型并非个案,雨山经济开发区近年来积极推动高碳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工作,鼓励企业按照绿色制造相关标准要求,全面推进绿色化改造,减少资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加快研发推广能源高效利用、污染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工艺技术,持续引导企业开展绿色产品、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创建,引导企业建设绿色设计平台、应用绿色工艺与材料、开发产品,推动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建设一批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绿色工厂,实现园区产业绿色升级。
结构升级 布局新兴产业“新棋局”
在引导传统重工企业转型的同时,雨山区确立了以智能装备制造和功能性材料两大产业为主导的制造业集群,集聚了泉峰汽车、新康达磁业等107家上下游企业。新质动能,如雨后春笋崛起。
去年10月,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2024年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拟筹建名单的公示》,第一批次共有10家,马鞍山人工智能视觉大模型省未来产业先导区成功入选。
作为先导区的筹建主体,雨山区锁定视觉大模型这一潜力赛道,书写产业“未来式”。小视科技的落户,是雨山产业招商的点睛之笔。这家来自南京的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领域领军企业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深耕人工智能领域10余年,主导制定超50项国际国内行业标准,多次在全球计算机视觉竞赛中折桂。此后,又成功招引国星宇航、星凡星启、开普云等重点企业3家,企业总数达31家,2024年产值达20.3亿元。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雨山区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低碳能源和新能源等绿色产业,初步构建了体现园区特色的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体系。据统计,2024年,雨山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4家,高新技术企业产业产值达到 114.78亿元,同比增加3.79%。雨山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绿色产业增加值进一步提升。
强化基建 打造绿色发展“强支撑”
今年6月,宝武特冶(马鞍山)高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特高金”)3.08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
除了建设使用光伏发电项目,宝特高金对固废有严格的管控制度。一方面,从原料采购和炼钢工艺着手,减少固废的产生;另一方面,尽可能对固废进行回收再利用,无法进行再利用的固废交由专业公司进行规范处理。
据了解,宝特高金早在项目设计之初就确定了“超低排放”原则,在2024年4月启动超低排放现状评估工作,编制环保提升规划,制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超低排放监控监测及环保管控系统是实现超低排放、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将成为企业未来超低排放监测监控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宝特高金是雨山经开区全面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开展绿色生态建设的缩影。
近年来,雨山经开区能源、水、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二氧化碳、废水以及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幅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明显提升。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强废水收集处理、废气治理与管理、固废处置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企业废水处理率达到 100%,危险固废均得到妥善处理处置。目前,雨山经济开发区生产、生活污水收集后分别由4个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污水处理厂均安装了污水在线监控系统并与安徽省环保厅网站联网。重点排污单位已按相关要求建立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系统。
在促进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方面,大力支持企业建成了光伏和智能微电网。2023年-2024年,园区建设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马鞍山分公司 1.44MW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马鞍山新康达磁业有限公司(一期)2.2MWp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等10余个光伏项目,大大提高园区绿色能源利用效率。
在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方面,引导企业回收利用余热资源和可再生资源,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和中水回用。据统计,2023年雨山经济开发区园区利用余热资源达到1624432497千焦,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 92.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95%,园区“含绿量”的持续增加,正为美丽雨山“高颜值”注入勃勃生机与活力。(张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