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深刻回答了“十五五”时期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重大问题,为做好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日前,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组织智库学者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畅谈“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结合实践谈学习感受、思考落实举措。
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既要理念革新,又要因地制宜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健认为,生产力布局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要素,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新质生产力,同样需要与区域发展使命及资源禀赋相适应。因地制宜发展和布局区域新质生产力,核心在于促进各区域“扬长避短、特色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新一轮区域协调发展,关键是理念上实现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的转变。
陈健表示,需要对新质生产力视角的“资源禀赋”进行重新定义和拓展,其不仅包括传统的自然资源,更涵盖:科技资源,如高校、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储备等;产业资源,如现有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产业链、工匠精神等;数据资源,如数据存量、算力基础设施、数据应用场景等;生态与文化资源,如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文化旅游资源、历史底蕴等;区位及政策资源,如交通枢纽地位、毗邻核心市场、国家战略覆盖等。
陈健强调,要精准识别与评估区域资源禀赋,做好“家底”盘点工作。不仅要看存量,更要看转移和转化潜力。要找准赛道与主攻方向,基于资源禀赋,选择最具比较优势和市场前景的赛道。要构建适配的创新生态与产业生态,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的创新共同体,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要实施差异化的政策与保障措施,包括人才政策、金融政策、土地与能源保障等。
陈健提示,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四大误区:一是盲目跟风,脱离实际,不顾自身条件,追逐最热的风口;二是重硬件、轻软件,只重视建厂房、买设备,忽视人才、数据、创新文化等软环境建设;三是大包大揽或无所作为,缺乏战略引导和服务;四是急功近利,指望立竿见影,缺乏“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
陈健强调,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发展和布局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求精准识别自身的“长板”与“短板”;具备改革勇气,营造优良的创新生态;具备历史耐心,坚持长期主义,唯有如此才能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经济大省如何勇挑大梁:创新作引擎,推动发展方式根本转型
数据显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和湖南这十个经济大省,以不到全国五分之一的土地,贡献了全国六成以上的经济总量。浙江大学立法研究院院长助理冯洋表示,伴随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这些省份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支柱产业如钢铁、化工、建材等增长放缓,遭遇需求见顶、环保约束强化与综合成本攀升的“三重复合压力”。同时,内外循环均承压前行——外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重构,冲击外向型产业;内部消费与投资恢复仍不均衡,内需拉动力有待进一步巩固。
冯洋说,面对新阶段新任务,必须重塑经济大省的增长逻辑,以创新为核心引擎,推动发展方式根本转型。一方面,聚焦钢铁、石化、煤炭等传统产业集聚区域,设立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区,强化资金与政策协同,推动其迈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另一方面,着力打通内外循环堵点,对外积极融入高水平开放新格局,对内持续激发消费潜能、拓展有效投资空间。
更关键的是,要以深层次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全面落实要素市场化配置,推进土地、资本、技术和数据等高效流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尤其在数据基础制度方面,应加快推动数据产权界定、流通交易、收益分配等制度建设,支持有条件的经济大省建设区域性数据交易平台,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推进新质生产力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让数智医疗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快建设健康中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等政策文件,为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应用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当前,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应用在多层级、全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长聘教授、浙江数字化发展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童昱介绍,在医疗机构中,智能导诊、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断、手术机器人等人工智能应用助力医护人员提升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优化医院与区域优化资源配置。在患者端,智能就医咨询、智能随访等应用可通过设计人工智能交互方式与情感,精准识别患者就医需求和问题,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缓解“看病难、看病远”难题。
童昱强调,“十五五”时期,数智医疗健康服务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医疗健康服务的数字化与智能化不仅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更是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是落实“健康中国”“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
童昱表示,数智医疗健康服务的发展不仅是医疗体系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工程,更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着力点。需围绕国家战略,系统性地推进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的透明决策、人机协作与信任机制,优化适应数智医疗健康服务的体制机制,探索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应用生态的有效培育与治理路径,推进新质生产力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实现医疗服务提质增效,助推健康中国建设和科技强国建设。(张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