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激活“绿色引擎” 释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潜能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激活“绿色引擎” 释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潜能

来源:光明网2025-10-28 15:46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达10.496万亿元,形成木材加工、经济林、森林旅游、林下经济4个产值超万亿元的支柱产业,林草产业直接从业人员6000万人以上,重点林业县农民收入超过60%来自林草产业,成为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活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绿色引擎”。

  然而,也需要看到,我国林草产业发展基础尚显薄弱,大部分资源尚未有效开发利用,单位面积产出较低。对处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核心地位的林草来讲,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潜能还未充分释放。究其原因,在于林草通过“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生态资本”这一转化过程中,其资源属性需要进一步量化确权,资产属性需要产权进一步明晰,资本属性需要由市场进一步激活。此外,林草文化属性转化为旅游资源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需要聚焦资源基底、资产权属、资本转化、文化延展,系统探究林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深层机制,为“两山”转化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

  从资源属性看,要综合利用林草资源,筑牢生态根基

  林草的生态功能是其天然属性,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林草业的资源型产业角色不容忽视。从基础林草产品方面来看,木材、纤维、饲草、木本粮油等基础林草产品是国家经济系统的基础性物质投入,2024年,全国木材产量1.37亿立方米,木材加工产业年产值超过3万亿元,木竹产品种类上万种,定制家居产业总值突破3000亿元;草产品供给量占畜牧业饲料需求的21%,直接支撑建筑、造纸、能源、畜牧等关键产业。同时,林下经济作为林草生态产品的高阶形态,通过立体开发森林空间资源,显著拓展了基础林草产品的价值边界。

  此外,林草行业兼具一般资源型产业和可再生资源的双重特性,对我国发展森林食物、践行大食物观具有重要意义。森林食物生产具有“不与粮争地”的生态适配性,油茶籽年产量突破300万吨可替代900万吨大豆进口,直接增强粮食安全韧性。这本质上是将森林的隐性生态承载力转化为显性食物供给能力,通过“藏粮于林”为中国饭碗提供更可持续的生态化食品保障。可见,资源禀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价值实现潜能,林草行业的资源属性在林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起到基础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

  从资产属性看,要确定林草资产权属,打通制度瓶颈

  在林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在规律中,价值增值的关键环节涉及两个质变节点:一是生态资源如何成为生态资产,二是生态资产如何成为生态资本。经济理论认为,生态产品只有具有稀缺性时才可以实现其价值。生态资产是具备稀缺性、产权明确性及投资增值潜力的生态资源,其中稀缺性作为基础前提,既决定生态资源是否存在使用价值,也规制其价值量级,构成生态资源转化为资产的根本条件。在此基础上,权属问题是在处理林草生态资源时首要需要考虑的问题,有效的生态资产转化皆是以厘清林草的资源权属问题为起点,现行林草生态产品资产化模式中以生态效益补偿、林业碳汇为典型代表。

  生态产品由于其公共物品属性难以自行完成有效的市场交易活动,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对生态效益的供给方进行补偿。目前生态效益补偿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中央对地方的各种专项补偿,主要包括林业重点工程补贴、公益林补偿、自然保护地居民“退出补偿”等;二是以约束性指标创建的横向生态补偿。例如,重庆市探索提出了森林覆盖率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将森林覆盖率作为约束性指标并设置相应的管控措施,形成了森林覆盖率达标地区和不达标地区之间的交易需求。三是基于获益关系的流域性生态补偿。针对具有明确利益关系的区域,以“谁获益、谁补偿,谁污染、谁赔偿”为原则,兼顾赔偿与补偿,通过横向支付改变地区间生态保护收益格局。

  森林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核心机制是森林碳汇权的转移。福建省三明市于2021年率先发行全国首张林业碳票,开创了森林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创新路径。该机制通过碳票载体将森林固碳服务转化为可量化、可交易的生态资产,实质是借助市场交易与非市场规制协同作用,实现碳汇外部性的精准内部化。具体而言,碳票赋予森林碳汇以明晰产权属性与收益权能,使其成为可流通的标准化资产;林农通过碳汇交易直接获取经济回报,推动森林资源从生态要素向资本要素转化,最终形成“价值实现——保护激励——增汇提质”的正向循环。

  从资本属性看,要强化生态资本运作,撬动市场动能

  林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可持续性,来源于实现生态资产向生态资本的高效转化。生态资本是能产生未来现金流的生态资产,具有资本的一般属性,即增殖性,生态资本通过循环来实现自身的不断增殖。生态资产与生态资本的实体对象是一致的,但需注意的是,只有将生态资产盘活,成为能增殖的资产,才能成为生态资本,经过资本运营实现其价值,这一过程就是生态资产资本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将金融创新引入林草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如湖南靖州“三权分置”改革。该县将林地经营权从承包权中分离并纳入不动产登记系统,赋予经营权人完整的收益权与处分权。林农据此将零散林地经营权打包质押,获银行授信2.1亿元投入林下经济;企业则通过购买未来碳汇收益权发行绿色债券,形成“预期现金流——资本投入——产业增值——现金流兑现”的闭环。这种路径揭示了有效的生态资本化常见逻辑:一是通过产权细分解决资产确权难题;二是依托金融工具创新激活跨期价值贴现能力;三是建立增殖反馈机制,使资本增殖反哺生态再生产,最终实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反哺生态”的可持续演进。

  本质上,林草生态资本化是以制度创新重构自然资本的价值循环体系。当森林的生态功能通过金融契约转化为可计量、可交易、可增殖的资本要素时,其固有的公共性与长周期性便被纳入现代经济系统的增殖轨道,从而为“绿水青山”的永续转化奠定市场根基。

  从文化属性看,要实现生态文化增值,拓展溢价空间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林草资源的文化价值有了更高的追求,这一追求以生态保护为根本前提,依托地域性生态特质与独特自然景观,通过生态友好型资源利用方式,实现自然教育、高端体验与森林康养产业的深度融合。贵州赤水丹霞区域依托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原始森林本底,构建起最小干预的生态游径网络系统。当地将丹霞地貌等生态要素转化为系统化自然教育课程,年接待研学群体达12万人次,同时开发出“竹海冥想”“赤水河生态溯溪”等深度体验项目,其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的建设使康养产业收入占据县域旅游总收入的38%,充分印证了生态文化资源的溢价能力。赤水创新推出的“生态权益认购”模式进一步实现了文化属性的资本化重构。企业通过每年的森林保育权认购,同步获得碳汇收益与品牌冠名权益,所筹资金专项用于社区主导的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活动。这种模式构建起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社区受益的闭环系统,核心在于将生态空间转化为文化消费场景,使森林步道成为自然课堂、林间场域化为疗愈空间;同时整合苗族医药等在地知识体系以强化文化独特性,最终通过生态权益认购实现文化保护正外部性的内部化,让企业获得绿色品牌溢价,社区获取可持续传承资金。

  林草文化属性的价值实现正在构建生态文明时代的“精神基础设施”。当民众在森林康养中重建身心平衡,在自然教育中深化对生命共同体的认知,生态资源便超越了物质供给功能,升华为培育生态文化认同、重塑文明形态的精神资本。这一进程标志着林草资源从传统生产要素向人文精神载体的历史性跨越。

  (杨金融 李莹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责编:金昱希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抵达韩国

  • 习近平抵达韩国受到热烈欢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3名航天员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
2025-10-30 13:03
记者10月29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根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74.2(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5.3%。
2025-10-30 10:15
绿氨作为绿氢核心载体与低碳原料,正成为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路径。
2025-10-30 10:12
记者10月29日从水利部获悉,由水利部制定的国家标准《幸福河湖评价导则第1部分:流域面积3000km2以下(含)河流》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
2025-10-30 10:06
截至2025年3月,全国已建成66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200余处省级示范煤矿,拥有1806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过50%,1.6万余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2025-10-30 10:04
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2025-10-30 10:00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
2025-10-29 10:12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的工业化生产。
2025-10-29 09:36
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仅上半年,用户规模就增长了2.66亿人。
2025-10-29 09:35
当掌勺者从有体温的师傅变成由代码驱动的机器,以人和环境为核心的传统监管模式也面临着新情况。
2025-10-29 09:35
今年年产量首次突破150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这标志着我国页岩油开发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稳定产出的新阶段。
2025-10-29 09:33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临睡时刻,总觉得口干舌燥,害怕会频繁起夜,但又忍不住想大口喝水。每当此时,一些人不免会担心,是不是身体出什么问题了?
2025-10-29 09:32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发布。
2025-10-29 09:31
资料图片  深秋,去往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马儿庄村的乡道上,簌簌黄叶生出几分萧瑟。张文攀摄/光明图片  如今,马儿庄村有滩羊养殖专业合作社8家,全村滩羊年饲养量5万只,远高于封山禁牧前。
2025-10-28 08:57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摆在新时代医学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卓越”与“有温度”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共同构筑新时代医学人才的素养基石。
2025-10-28 08:55
肿瘤细胞会通过细胞内部、细胞间、不同组织乃至器官间多个层面的复杂机制,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这一过程被称为“免疫逃逸”。研究团队表示,使用国内外均已上市的偏头痛治疗药物CGRP抑制剂,可阻断感觉神经介导的“肿瘤-TDLN通信”,显著增强免疫治疗疗效并抑制癌痛,从而实现抑瘤与镇痛的双重作用。
2025-10-28 08:52
我国下一代光伏技术取得新进展,南京大学谭海仁团队和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常超团队联合运用太赫兹技术,对全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内部载流子输运行为实现精准、无损探测。
2025-10-28 08:48
科技赋能是本次火炬传递的一大亮点,在传递过程中,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将进行火炬传递或串联路段,凸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优势,以创新性和未来感的尝试展示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
2025-10-28 08:46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区27日完成全系统发射演练,各系统完全满足发射要求,神舟二十一号具备发射条件。
2025-10-28 08:44
研究证实,熊蜂能够通过观察同伴的积极状态改变自身的行为决策,呈现出类似“情绪传染”的现象。
2025-10-27 10: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