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
鲍勤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杨翠红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科技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是复杂形势下我国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2025年,我国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为经济注入了新动能。得益于此,我国经济保持了增长的稳定性,并体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2025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实际增速为4.8%,高于2024年同期0.2个百分点。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实际增速为5.2%,高于2024年同期0.4个百分点。
从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来看,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特征尤为突出:
一是得益于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制造业新动能拉动,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显著快于整体经济。制造业是创新驱动的主战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分别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3.4和3.5个百分点。以我国具备多项全球领先技术的新能源产业为例,科技创新推进形成优质产能,前三季度,我国风力发电机组、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72.4%、46.9%和29.7%。
二是得益于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等服务业新动能拉动,我国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持续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7%,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1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前三季度增速分别为11.2%和9.2%。服务消费拉动了消费市场增长,文体休闲服务类、通讯信息服务类、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交通出行服务类服务消费零售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三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共同支撑经济动能转换,畅通经济循环。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财政政策保持积极态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政府性基金支出规模累计接近28.3万亿元,比2024年同期增长7.9%。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两新”“两重”等政策持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同时,税收支持政策持续显效,2025年1-8月,全国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超1.8万亿元,有效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货币政策方面,总体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2025年9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4%,高于2024年同期1.6个百分点;货币乘数从2024年9月的8.16升至8.68,说明经济体系内生货币创造能力持续恢复。在政策协同推动下,国民经济循环效能稳步提升。价格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2025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物价明显改善,PPI环比从6月份的-0.4%收窄至9月份的0%,CPI环比均值从二季度的负增长转为三季度的正增长0.2%,说明内需正在持续修复。
综上,2025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的背后,是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的坚定步伐。创新驱动正重塑经济的内生动力,随着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等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发展,在财政、货币与产业政策的持续协同发力下,创新驱动的发展动能转换将迈上新台阶,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策划:赵刚
文字整理:杨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