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探索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常州市钟楼区荆川里社区以“经济生态驱动、多元主体共生”为核心,形成了街道引领、社区主责、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新格局。
发展社区经济不是社区“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多方共同参与。荆川里社区签约首批“街区合伙人”,涵盖咖啡、烘焙、食堂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业态。街道层面统筹资源,推动政策对接与跨部门协作,为联盟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社区执行层面聚焦核心工作,主导闲置资产盘活、“街区合伙人”招募等关键环节;居民商户自治层面,通过组建“街区合伙人联盟”与“公益志愿队”,让商户从“参与者”变为“规则制定者”,志愿队负责日常监督和居民需求收集,使社区经济始终贴合居民实际需要。通过赋权商户激活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形成“街道引领、社区主导、多方共治”的良好格局。
积极搭建“公益+商业+文化”的资源联动网络,盘活各类资源,为社区经济注入发展活力。一方面,依托街道宣传平台与文旅资源,打造网红打卡点“草堂路”及“草堂咖啡”,举办公益集市,实现“做公益”与“促经营”的双赢;另一方面,将荆川文化转化为消费载体,让居民在消费中感受文化魅力,推动文化创收反哺公益。同时,引入专业社会组织运营相关场馆,让旧衣流动车、充电棚等便民设施的返利注入慈善基金,丰富社区经济业态,形成“人人愿参与”的良性生态。
荆川里社区以多维度建设慈善街区,通过空间赋能、活动宣传与项目创新,构建兼具温度与影响力的公益生态。空间上,一方面将清风阁升级为小区专属慈善亭,使其成为邻里间传递爱心的实体载体,另一方面做精社区“荆川研学路”路线,在沿途增加慈善布景的建设,标语挂牌、打卡景观等,打造街区慈善氛围,多次接待中华慈善总会、省慈善总会等国家、省、市、区各级领导的考察调研。在活动上,依托慈善街区定期举办公益集市、慈善捐赠志愿者活动,邀请街区合伙人共同参与,售卖残疾人手工艺品和荆川文创产品,扩大慈善街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在项目创新上,开展“一元行动”,在每笔消费中提取一元捐赠至社区慈善基金,用于困难家庭帮扶,并通过初心驿站公示栏实时更新收支,确保“阳光运作”。
围绕居民需求,打造多个特色项目,形成“服务换资源、资源反哺服务”的良性循环。“爱盈荆川・邻里心驿”整合心理咨询与便民服务;“邻里益托坊”关注非学科类托管需求;“荆川食堂・邻里益聚”提供营养餐饮与上门送餐;“草堂咖啡・益聚空间”“草堂书院・荆墨益站”“助老服务驿站”等,从茶饮服务、书画培训到助老帮扶,全方位织密民生服务网,让社区经济的红利直接惠及居民生活。
下一步,荆川里社区将在街道的统筹引领下,着力推进社区经济再升级,努力把“荆川经验”打造成为街道、区乃至全市基层社区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示范样板。(常钟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