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金秋送爽,正是品蟹好时节。在江苏常州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邹区养殖基地,工人们正麻利地将一只只“新孟河”大闸蟹分拣、打包,发往全国各地和海外市场。
近年来,“新孟河”大闸蟹凭借膏满黄肥、肉质鲜美的品质,在国内外市场声名鹊起。该公司也从最初不足十人的创业团队,逐步发展成为拥有近4000亩生态养殖基地、手握2个国家级水产新品种的农业科技企业,带动全国近万户农民共同致富。企业欣欣向荣的背后,不仅源于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更离不开十年如一日对“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理念的坚守。
合规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层硬壳”
“把一只优质蟹苗投进池塘,只是丰收的第一步;而完善、细致的财税合规管理,才是企业行稳致远的根基。”公司总经理宛峰表示,作为一家集育种、养殖、销售、出口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农企,任何一个环节的违规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合规不是额外的成本,而是企业的生命线、护身甲。”
为此,公司搭建起系统化的财税合规管理体系,编制《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员工规范手册》等文件,覆盖业务流程各环节,为员工提供清晰、可执行的行为指引。企业还构建了“业-财-税”深度融合的风控模式——每项新业务启动前,财税团队提前介入,审核合同、梳理流程、评估预算,将风险管控前置,变“事后救火”为“事前防控”。
在日常财税操作中,公司严格执行流程闭环管理。每张开具的发票都经过审核,确保合同、资金、货物、发票“四流一致”;纳税申报实行“制表人填制、主管复核、财务负责人终审”三级审核机制,保障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面对不断更新的税收政策,企业也曾遇到拿不准的情况。“我们从不‘拍脑袋’做决定,而是主动向税务局或专业机构咨询。”宛峰拿出一本蓝色的宣传册说,“比如这份出口退税指南,就是税务网格员送来的,操作要点清清楚楚,现在我们财税团队人手一册。”主动沟通、及时求教,成为企业精准理解政策、避免“误踩坑”的关键。
税惠铸就“硬核双钳”
如果说合规是护身的“硬壳”,那么精准落地的税惠政策,则为企业铸就了开拓市场、攻坚克难的“硬核双钳”。
公司曾经历过一次关键的“合规考验”。根据规定,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可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公司一直依法享受该项优惠。随着业务扩展,公司部分原用于养殖的土地转为水产品深加工用地,企业却仍按原政策申报免税。在一次税务网格员的日常检查中,这一错误被及时发现。在税务人员辅导下,企业迅速完成更正申报和税款补缴,将风险阻断在萌芽状态。
“这次经历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合规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持续学习、动态跟进。”宛峰感慨道,“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内陆养殖减半征收等政策复杂且常更新,税务部门不仅帮我们‘排雷’,还主动辅导我们正确理解、应享尽享,为我们省去大量学习成本。”
近年来,常州市税务局持续优化服务机制,定期开展纳税人协谈、专项培训,为重点企业定制“涉税政策大礼包”,依托“征纳互动”“常税通”等平台推送新政、解疑答惑,推动税惠政策“直达快享”。
“仅去年,我们享受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就超过200万元。这笔资金极大增强了我们研发投入的底气和能力,成为我们最有力的‘蟹钳’。”宛峰透露,企业技术团队正攻关反季越冬鲑鱼养殖技术,试验养殖已成功,即将迈向规模化。税收优惠的持续赋能,正为企业铸就更加坚不可摧的“硬核双钳”,让其在水产科技的深水区中牢牢钳住机遇,破浪前行。
数字风控为企业合规“育膏增黄”
随着业务从活蟹销售拓展至熟醉蟹、风味虾等深加工产品出口,该企业面临的不仅是市场扩大,更是品质管控与合规标准的全面升级。
“海关对深加工食品实行严格的全流程溯源要求。”宛峰介绍,面对分散的农户与复杂业务链,企业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构建ERP管理系统与溯源体系,对投苗、养殖、加工、出口各环节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实现“源头可溯、风险可控”。
目前,企业正试点推进ERP系统与税务管理系统全面对接,旨在实现进项发票自动查验、销项发票精准匹配,推动业务与税务一体化管理。
“这套系统为合规筑起了‘数字堤坝’,是一本万利的投资。”宛峰表示,未来合规校验将在业务发生时自动完成,大幅降低管理成本,让企业更专注于研发与市场。
目前,企业连续三年获评“A级纳税人”,成为宝贵的信用资产。“这份权威认证为我们参与招投标、申请银行贷款带来诸多便利,也是与头部主播合作开展直播销售的‘信任基石’。”宛峰说,“在合作伙伴眼中,A级纳税信用意味着更可靠的供应链和更低的合作风险。”
展望未来,宛峰目光坚定:“我们将继续把合规作为企业生命线,让‘软实力’成为闯荡市场的‘硬通货’,推动中国特种水产游向更广阔的世界。”(魏欣彤 毕赣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