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今年以来,连云港市税务部门聚焦本地资源禀赋,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成果进一步巩固。
产业帮扶:打通乡村发展“造血”经脉
连云港市税务部门立足本地特色产业,用实实在在的税惠红利与温暖贴心的税务服务为乡村产业振兴添力赋能。
灌云县侍庄街道侍圩村的豆丹养殖大户马亮从2013年开始从事豆丹养殖行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如今已形成标准化养殖模式,他经营的家庭农场也在2023年入选省园艺作物标准园。“在税务干部的宣传辅导下,今年以来,我们自产自销豆丹已享受5万元免税,实实在在的税收红利让我们未来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更有信心了!”马亮说。作为全国豆丹的最大集散地和反季节豆丹养殖基地,灌云已形成包括育种、养殖、销售、加工、餐饮等多环节的“一条龙”产业链,年销售额达10亿元。
在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韩李村,依托自然资源和土地优势,韩李村每年黄桃产量高达3万吨,黄桃罐头出口量位居全省前列。为进一步拓展黄桃罐头外销渠道,连云港某食品有限公司着力进行产品创新,出口退税政策为该公司进行创新升级提供了资金帮助。“2025年公司享受了150多万的出口退税,公司将这笔资金用于购买新的杀菌设备,杀菌温度由原来的100摄氏度降到了80摄氏度,黄桃的新鲜度和口感更好了。”该公司企业负责人介绍。
政策滴灌:精准服务解决办税难题
面对乡村纳税人办税不便、政策不熟等问题,连云港税务部门主动将税务阵地延伸至乡镇一线,为纳税人答疑惑、解难题。
东海县洪庄镇菌菇专业合作社的财务刘大姐曾为了一笔收入该不该交税、怎么交税而发愁。面对刘大姐的疑问,“税惠助农服务小队”来到大棚边,用最朴实的语言答疑解惑。“这么一讲我就明白了,政策把握准了,我们发展的底气就更足了!”刘大姐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精准的“政策滴灌”,为这把小小的“致富伞”撑开了更广阔的天空。
海州区新坝镇小荡村的家庭农场集特色果蔬种植、休闲观光、农产品深加工于一体,是当地推动农旅融合、带动村民就业的重点项目。区局“税惠助农”服务专班主动上门,为农场财务人员量身定制了涵盖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小微企业税费减免、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等政策的“个性化辅导套餐”,并手把手辅导其通过电子税务局办理相关业务,确保政策红利应享尽享。
志愿服务:三化工程点亮乡村振兴路
曾经的夏庄村,道路坑洼不平,雨天更是泥泞不堪,村民出行不便,农产品运输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村庄发展。赣榆税务爱心妈妈团队多方奔走,为村庄道路硬化积极争取帮扶资金。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夏庄村的道路焕然一新,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延伸至家家户户。“路修好了,我们卖农产品再也不用愁运输了!”村民李大叔感慨道。这条硬化路不仅让村民出行更便利,更让农产品运输效率大幅提升,为夏庄村的产业发展打通了“主动脉”。
在改善村庄居住环境的过程中,赣榆税务爱心妈妈团队自发组织起来,在村庄道路旁种下一棵棵小树。岁月流转,昔日的小树苗已长成绿树成荫的景观带,为夏庄村增添了一抹盎然绿意。
过去,夏庄村夜晚照明条件差,一片漆黑,村民夜间出行多有不便。赣榆税务爱心妈妈团队积极筹措资源,为村庄修建太阳能光伏路灯。太阳能光伏路灯不仅照亮了村民的出行路,更点亮了乡村振兴的“幸福灯”,让安全感与幸福感在村民心中不断升腾。(刘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