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张诗奇)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成就。民政部部长陆治原表示,“十四五”以来,民政部会同中国残联等有关部门,顺应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积极推进残疾人福利制度建设,完善帮扶措施,开展关爱服务,残疾人关爱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一是强化了兜底保障。在纳入社会救助保障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分别惠及了1190万人和1648万人。“十四五”期间,“两项补贴”全国平均标准分别提高了31.9%和22.5%,有效缓解了残疾人生活和照护困难。
二是加强了精神卫生福利服务。“十四五”期间,建成精神卫生福利院143个,完善了服务标准和要求,提升了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水平。深入开展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融合行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已经覆盖到89.4%的区县,1万多个康复机构服务精神障碍患者达到126万人,帮助他们提升了生活自理、社会适应和就业等能力,更好地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三是发展了助残产业。支持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印发《中国康复辅助器具目录(2023年版)》,累计发布160多项产品服务标准,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将康复辅助器具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等政策范围,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健康监测、服务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在残疾人服务领域广泛地推广应用。
重度残疾人是最困难、最脆弱的群体,托养照护是他们的急难愁盼。今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的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对这项服务作出制度性安排。未来,民政部将在统筹抓好各项残疾人福利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托养照护服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