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江苏常州戚墅堰街道:“三无”网格撬动大治理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江苏常州戚墅堰街道:“三无”网格撬动大治理

来源:光明网2025-09-29 17:59

  推开戚墅堰街道花苑社区五益新村的单元门,曾经蛛网般的“飞线”不见了踪影,楼道口新设的集中充电桩前,居民正有序为电动车充电。这一变化,源于江苏常州戚墅堰街道正在全域推进的“三无”网格创建行动——无飞线充电、无乱停乱放、无私搭乱建。

  治理升级:从“整治”到“创建”的系统性变革

  戚墅堰街道作为常州经开区老城厢的代表,既有深厚的工业底蕴,也面临城中村密集、基础设施老化等治理难题。2025年初,街道在总结历年环境整治经验的基础上,出台《戚墅堰街道“三无”网格创建行动方案》,将治理重心从“问题整改”转向“标准创建”,以网格为单元推动环境治理常态化、精细化。

  “过去整治是‘运动式’,容易反弹。现在把标准明确到每个网格,责任落实到人,目标是2026年7月实现100%网格达标。”街道综安办副主任刘利强介绍。

  在示范创建阶段,街道选取花苑社区第三网格、河苑社区第四网格等作为标杆。河苑社区网格员吴波表示:“我们网格有8个小区,飞线充电问题突出。通过摸排,分类推进充电桩建设,不具备安装条件的统一布线,现在九成以上住户已规范充电。”

  破解“飞线充电”:疏堵结合的安全革命

  “飞线充电”是老旧小区治理的“硬骨头”。戚墅堰街道采取“三类施策”:已建充电桩区域强制规范、具备条件区域应建尽建、不具备条件区域统一布线。在花溪社区工房十四区,街道建管办联合第三方施工队,为平矮房屋统一安装明管明盒充电装置。“材料居民出,施工街道管,既安全又公平。”社区居民曹春喜说。

  在站北社区,网格员张鹏震展示了一组数据:通过“敲门行动”和充电桩增建,该社区飞线充电现象减少超80%。针对高层住宅,街道要求居民穿管固定线路,对拒不整改者依法剪除。“一开始有抵触,但看到火灾案例后,大家逐渐理解。”东方社区志愿者范丽华表示。

  整治“乱停乱放”:空间再生的秩序之战

  乱停乱放不仅影响市容,更堵塞生命通道。街道通过“科学施划+集中整治+常态管控”组合拳,释放停车资源。在圩墩社区梅港新村,利用宅间闲置绿地新增277个机动车位;“墙到墙”停车行动在延陵东路、河苑路规范车辆200余辆。

  “非机动车整治是难点中的难点。”戚大街社区网格员薛毅峰说。街道在七院、菜场等重点区域安排专人值守,对无主车辆进行集中规整。志愿者李军回忆:“有一次为挪一辆占道三轮车,我们找了5个邻居帮忙。现在大家自觉多了。”

  清零“私搭乱建”:公共空间的温情收复

  私搭乱建侵占公共空间,更是安全隐患。街道建立“即查即拆”机制,对新增违建零容忍,存量违建有序消减。在城乡环境大整治中,累计拆除违建38处,腾退空间412平方米。

  河苑社区一处违建棚屋已存在十余年,用于堆放杂物。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沟通,最终主人主动配合拆除。“虽然少了存储空间,但楼道亮堂了,邻居关系也更和谐。”业主说。整治中,街道坚持“先告知、后拆除”,注重政策解释,避免矛盾激化。

  志愿赋能:全民共治的生动实践

  治理能否长效,关键在群众参与。2025年7月,街道启动城乡环境大整治志愿者招募计划,20名志愿者分片包干7个社区,负责巡查环境卫生、市容管理、安全隐患等事项。

  “我每天巡逻两小时,看到飞线充电、垃圾堆积就拍照上传。”花溪社区志愿者刘锡华自豪地说。街道政工办推出“智慧志愿”积分系统,志愿者可通过服务兑换奖励。河苑社区志愿者张春生说:“以前觉得治理是政府的事,现在发现我们也能出力。”

  黑木桥、牌楼巷、工房十四区等9个城中村是整治重点。街道通过“网格化+清单化”管理,累计清理垃圾25.1吨、整改基础设施28项、清除小广告80余处。

  “巷子窄得消防车进不来,现在放心多了。”黑木桥居民裴春海指着新增的9处消防灭火设施说。在牌楼巷,街道还增设了便民晾衣架、修复破损井盖。河苑社区利用闲置地块打造了“知耕农场”,将2000平方米荒地变为共享菜园。

  长效机制:从“创建推动”到“常态维护”

  整治易,维护难。街道以“门前三包”为基础,推动物业、业委会、志愿者形成共治闭环。各社区建立“日常巡查+动态整改”机制,问题发现后通过手机端直报综安办平台,简单问题当日处理,复杂问题转专职网格员跟进。

  “现在网格员每天走街串巷,居民也习惯‘随手拍’上报问题。”圩墩社区党总支书记费颖说。

  百姓口碑:治理成效的最终标尺

  治理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花苑社区居民丁建平表示,小区新增的充电桩每月电费仅20元,比飞线充电更划算更安全。

  佳福楼外立面焕新工程成为当地热议话题。居民黄六珍说:“大楼亮化后,晚上散步都觉得亮堂。”而工房十四区的老人赵秀珍则对公厕改造点赞:“以前绕道走,现在干净得像宾馆。”

  戚墅堰街道的“三无”网格创建,是一次治理理念的升级。通过网格化赋能、志愿者动员、标准引领,老工业区正褪去“脏乱旧”的刻板印象,展现“净美新”的生机。正如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和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吴立峰所说:“治理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让老百姓推开窗,能感受到变化。”

  民生改善:从环境到生活的全面提升

  环境整治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在戚墅堰街道,随着“三无”网格创建的深入推进,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花溪社区,原本脏乱差的背街小巷经过整治,变成了干净整洁的“文化巷”,路边增设了休闲长椅和绿化盆景,成为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以前这里又脏又乱,大家都不愿意来,现在成了我们社区的‘客厅’。”居民刘阿姨高兴地说。

  近年来,街道还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对辖区公厕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新建的公厕不仅干净卫生,还增加了无障碍设施、母婴室等,体现了人文关怀。“公厕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窗口,我们希望通过公厕改造,提升整个街道的文明形象。”街道综安办副主任刘利强表示。

  共建共享: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戚墅堰街道的“三无”网格创建,不仅仅是一场环境整治行动,更是一次基层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通过网格化治理、志愿者参与、科技赋能等多种手段,街道构建起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在各社区,居民议事会成为解决社区问题的重要平台。社区定期召开居民议事会,邀请居民代表、物业公司、业委会等多方参与,共同商讨社区重大事项。“通过居民议事会,我们能够听到最真实的民意,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尤其是最近‘戚彩邻里’项目的推进工作。”花溪社区党总支书记肖慧玲说。

  随着“三无”网格创建的深入推进,戚墅堰街道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环境变好了,生活更方便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这是许多居民的共同感受。

  下一步,街道将继续深化“三无”网格创建,推动治理工作从“达标”向“示范”升级。一方面,将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推动治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另一方面,将积极探索智慧治理新模式,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治理效能。(常戚轩)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甘肃漳县:震后群众安置及排险工作有序进行

  • 银铜器加工“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