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从产业方面看,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国产人工智能产品与办公协同、教育普惠、工业设计、内容创作等场景深度融合,构建了覆盖多个领域的智能应用生态。然而,当前AI领域普遍存在“运动式投入”现象,重模型轻落地,重规模轻体验,面临“技术亮眼却曲高和寡”的困境,多数企业仍困在“技术研发—工具输出”的单一循环中。
2025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供了根本遵循,引导AI企业从“追求技术表层突破”转向“聚焦实际应用价值”。
此前,AI行业多将重心放在模型参数提升、算力规模扩张等“技术显性指标”上,而随着政策导向向“场景化落地”倾斜,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意识到,唯有能解决行业实际痛点、创造真实价值的AI服务,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在9月25日召开的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京东发布了AI全景图,系统展示了AI整体战略布局。其中,“人工智能的价值=模型×体验×产业厚度²”的全新价值公式引发行业关注,其倡导的“产业AI”务实路线,为破解当前AI领域发展痛点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中,好的“模型”是应用的基础。“体验”体现了从技术导向到用户价值导向的转变。AI技术最终要服务于用户和产业,无论是C端消费者还是B端企业用户,良好的体验都是AI价值的重要体现。“产业厚度”指对各行业场景和数据的挖掘深度,而“产业厚度²”这一指数级变量,则凸显了产业场景和数据在AI价值实现中的核心且倍增的作用。
三者中,“模型”是支撑,高质量的模型为良好的体验和产业应用提供技术保障;“体验”反哺模型迭代,真实用户日常生活的反馈、产业降本增效的成果,可用于模型的进一步训练和迭代,使模型更贴合实际需求,形成良性循环;“产业厚度”赋能模型与体验,丰富的产业场景和数据能让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不断优化,使其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基于深厚产业厚度开发的AI应用,能更好地满足产业实际需求,从而提升用户体验。而体验的提升和模型的优化,又能进一步挖掘产业场景的潜力,增加产业厚度,实现AI价值的倍增。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当前 AI 技术已从“技术竞赛”进入“价值竞赛”阶段。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的落地,我国AI行业正加速向“规范发展、务实落地”方面转型。这种“政策引导+产业协同”的发展模式,不仅推动AI行业高质量发展,更将推动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未来AI行业的竞争焦点,将不再是单一技术指标的比拼,而是“技术+产业+体验”的综合价值转化能力。只有始终紧扣国家政策导向,扎根产业需求、聚焦实效提升,才能让AI真正成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持久动能。(赵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