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庆、中秋假期铁路运输即将启动 国铁北京局预计发送旅客1738.0万人次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独家> 实时 > 正文

国庆、中秋假期铁路运输即将启动 国铁北京局预计发送旅客1738.0万人次

来源:光明网2025-09-26 18:48

  光明网讯(记者 赵艳艳)记者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北京局)获悉,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铁路部门运输期限为9月29日至10月10日共计12天。国铁北京局预计发送旅客1738万人次,预计10月1日为客流高峰日,发送旅客将达到173万人次。旅客以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为主。其中,北京地区预计发送旅客780.6万人次,日均65.1万人次,预计高峰日10月1日发送旅客88.3万人次。

国庆、中秋假期铁路运输即将启动 国铁北京局预计发送旅客1738.0万人次

  北京西站二层候车大厅(摄影:吴春艳)

  为保障假期运输,中国铁路北京局科学安排运力,采取动车组重连、重点方向增开列车、适时加开短途旅游列车等措施,持续优化提升京津冀区域运力,让“轨道上的京津冀”更加高效、更具活力。同时,增开石家庄、邯郸、郑州、大同、沈阳、长春、哈尔滨、呼和浩特等方向列车,全力保障旅客出行需求。

 国庆、中秋假期铁路运输即将启动 国铁北京局预计发送旅客1738.0万人次

  北京站客运员刘雪在进站口帮助旅客检票进站(摄影:辛泽轩)

  加强车站组织,优化急客快速进站服务,方便开车前 15 分钟内的旅客快速进站、安检和检票;强化重点旅客服务保障,做好特殊重点旅客预约、审核、服务及站车交接全流程服务,对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优先验证、安检和检票;加强站内便捷换乘,优化换乘流线,完善服务设备与引导标识,减少旅客换乘距离。除北京南站常态开启快速进站厅外,北京朝阳站、北京丰台站在客流高峰时段开启快速进站厅,方便旅客快速进站。铁路部门还持续完善便民服务措施,包括充电设备、绿色通道标识、学生票优惠、卫生纸提供以及巩固厕所革命成果等。

 国庆、中秋假期铁路运输即将启动 国铁北京局预计发送旅客1738.0万人次

  北京南站候车大厅(摄影:胡天硕)

  站车服务保障方面,各上水作业车站按照列车开行实际,安排充足人员力量,确保始发列车辆辆满水,保障旅客用水需求;加强互联网订餐服务,保证餐饮质量,优化高峰配送和异常订单处置,有效提升送餐效率;加强候车室及列车温度监控,为旅客提供舒适的候乘环境。有凌晨及夜间到达列车的客运大站不闭站,并设置夜间旅客候车专区,提供热水、商品及简餐售卖等服务。强化商务座旅客服务,严格落实商务座服务标准和服务流程,做好服务备品的保障工作。

 国庆、中秋假期铁路运输即将启动 国铁北京局预计发送旅客1738.0万人次

  北京西站036爱心候车室客运员于欣君正在耐心解答旅客问询(摄影:吴春艳)

  针对交通接驳,铁路部门加强与地方的协同联动,提前研判客流,结合实际通过延长轨道交通运营时间,加开夜间摆渡车和定制公交,调度出租车、网约车等措施,高效疏导到达旅客。

  为保障国庆中秋假期社会民生需求,国铁北京局以“保重点、保民生”为己任,与地方部门和企业加强对接联系,及时掌握粮食、食用油、电煤等与百姓生活相关重点物资的运输需求,合理安排并制定运输方案。同时,备足节前、节中的装卸机具和人力,对运输重点物资的列车实行优先受理、优先配空、优先装卸、优先挂运、优先放行的“五优先”举措,保证重点物资“一路绿灯”运往千家万户。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进入建成通车倒计时

  • 2026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