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张诗奇)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颜清辉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新职业也随之形成和发展。这五年,累计发布72个新职业,覆盖数字经济、现代服务、智能制造等行业。
据颜清辉介绍,我国大力发展新职业,主要是为了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一是适应技术进步新趋势。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深度应用,催生了大量数字新职业。比如,人工智能数字人训练师可以帮助平台数字人提高应答准确率。二是适应产业结构新变化。碳达峰碳中和持续推进,新型绿色低碳领域和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加大,绿色职业应运而生。比如,新能源汽车维修工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催生出来的新就业岗位。三是适应经济消费活动新业态。比如,低空经济、在线学习娱乐等新业态发展,孕育了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在线学习服务师等新职业。
新职业开辟了就业的新赛道,让劳动者有了更广阔、更多元的职业选择。一些劳动者特别是年轻人对新职业很感兴趣,但不知道怎么快速“入行”。针对这方面问题,人社部抓住培训这个关键,重点做了三项工作。
首先,开发新职业标准。人社部会同相关部门加快新职业国家标准的开发,明确从事相关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工作条件,对职业培训、评价提出具体要求。其次,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鼓励龙头企业、行业组织等,开发新职业培训大纲、教材等基础资源,鼓励行业企业相关人员充实新职业培训师资队伍。第三,持续加大新职业培训力度,将新职业作为培训的重点领域,指导各地因岗因人开展精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