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AI驱动东博焕新 税收助力企业前行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AI驱动东博焕新 税收助力企业前行

来源:光明网2025-09-24 18:13

  近期,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盛大开幕。本次展会以“数智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设立1万平方米AI专馆,近200家高科技企业携约1200项前沿AI产品与技术亮相,低空产品、AI翻译、智慧交通等领域创新成果引人瞩目。南宁市税务部门始终以精准、高效的税费服务,为企业减负担、增活力,始终坚持以“智税”赋能“智造”,助力更多AI企业深耕创新、链接东盟。

  “飞”跃东盟:低空产品解锁智能新场景

  在东博会系列活动上,广西某有限责任公司聚焦“1平台+2中心+4基地+N场景”低空经济产业体系,充分展示了其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的硬核实力。

  “这些技术依托自主AI基座开发,不仅成熟高效,更具备多语言、多标准适配能力,可快速应用于东南亚复杂场景,已具备‘出海’能力。”广西计算中心工作人员说,“在我们攻关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核心技术的过程中,南宁市税务部门很关注我们的发展和税务需求,及时辅导我们享受税收政策。”

  在南宁城市展区,广西某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UKF-ME100电动多旋翼无人机。该机型采用六旋翼结构,可快速折叠方便易用,搭载投送器、应急救援包等设备,尤其适合应急场景下大重量运输作业。企业负责人廖旭华表示,“针对东盟国家岛屿分散的特点,团队正进一步优化无人机功能,持续拓展低空经济应用边界,而税务方面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支持,为企业研发创新、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提供了更多资金支持。”

  “译”路同声:翻译平台搭建沟通新桥梁

  走进B2展区,广西某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KYLE智能AI翻译眼镜”吸引众多参展者打卡体验。“这款产品戴上后,只需要几秒钟即可实现实时翻译,还具备拍照、录音、AI语音交互等多功能。”该企业负责人任元元介绍。

  “东盟小语种的智能处理技术研发门槛高、投入大,需要长期持续积累。东博会上的表现,离不开背后持续的技术创新,税务部门的精准服务和税惠政策的及时落实一直为达译科技的研发之路‘减负提效’。”该公司总经理温家凯介绍,近三年来,企业累计享受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93.64万元,为企业持续投入多语种技术研发、拓展服务场景注入动力。

  “路”嵌科技:智慧交通筑牢出行新保障

  在B1展区,广西某集团有限公司携“检E-智能多维道路检测车”等AI核心产品亮相,以“一眼看穿,一键养护”的硬核科技,为公路养护注入AI智慧动能。“检E-智能多维道路检测车”将助力东盟国家降低道路养护成本,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聚焦企业“出海”涉税需求,南宁市税务部门深化“税路通·八桂行”服务品牌,结合东盟各国税制特点,针对企业关心的出口退税、跨境投资税收协定、境外税收抵免等核心政策,进行“面对面”辅导交流,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国际税收新动向,进一步实现“广西技术,东南亚运用”。

  “我们探索AI技术深度赋能公路交通领域,这一路发展也有着税务部门的陪伴。”广西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斌清表示,“2024年,企业享受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超过1亿元。集团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将更多技术输出至东盟国家。”

  在南宁城市展区的一角,AI数智客服“小云”成为焦点。这款由南宁某集团与某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AI数智客服产品,具备东盟10国多语言实时翻译能力,可实现母语咨询、秒级响应,并提供路线规划、票价计算、多语导览等服务,从根本上打破语言沟通壁垒,让跨境出行更加顺畅。

  “我们专注研发推出AI数智客服‘小云’,也得益于良好的创新政策支持,如税务部门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让我们能将更多资源投入核心技术攻关。”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经理张业鹏表示,这款AI数智客服产品,将投放在会展中心地铁站,未来陆续覆盖更多站点,让AI技术服务广大市民游客智慧出行、畅游南宁。(许文萱 杨菁菁)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接见新疆各族各界代表

  • 浙江金华:推进乡村基本医疗健康服务全覆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5-09-19 09:59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评估工具,突破青少年国防素养评估的时空限制和算力瓶颈。
2025-09-19 09:56
大质量恒星是指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往往形成于大尺度、复杂且高度动态的气体环境中,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025-09-19 09:53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卫星使用了全球首款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2025-09-19 09:48
秋日的阳光遍洒层层山峦,照得坡地上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
2025-09-19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