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刘晗旭)建设便民生活圈,是保障民生、扩大消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举措。9月19日,商务部举行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专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表示,近年来,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1年以来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出台指导意见、建设指南、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按照“试点带动、典型引路、全面推开”的路径,持续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
“截至2025年7月底,在210个试点地区共建成便民生活圈6255个,涉及养老、家政、餐饮、零售等商业网点150.3万个,服务居民1.29亿人。”李佳路介绍,试点地区商业网点布局更加均衡,设施业态更加丰富,经营主体更加壮大,服务供给更加优化,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显著提升,为下一阶段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打下了良好基础。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力推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2030年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因城施策、一圈一策”“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突出“一老一小”,推动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打造全龄友好型品质生活圈。到2030年实现“百城万圈”目标,即确定10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城市;建成1万个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智慧高效、规范有序的便民生活圈。
同时,《通知》明确了五个方面的任务:扩大覆盖范围,利用3年时间持续开展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对地级以上城市主城区和有条件的县城社区全覆盖,让更多人民群众受益;优化设施布局,加强整体规划设计,支持社区商业与公共服务、物业服务、绿地公园、体育场所等设施联动发展,提升集约化利用水平;推动业态升级,全面补齐基本保障类业态短板,重点建设为老服务业态,加快发展育幼服务业态,鼓励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推动服务升级,推动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提供人性化品质化服务,推动社区食堂科学定价、市场化运营,组织特色化和多样化活动;推动管理升级,建立多元化治理机制,支持专业主体运营,提升数字管理水平,让社区生活更智慧更便捷。
“下一步,商务部将与有关部门一起,把居民所需所盼、急难愁盼作为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久久为功抓落实,努力把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真正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成社区居民生活的‘幸福圈’。”李佳路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