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 近年来,云南省各级妇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联系引导女性社会组织聚焦关爱“一老一小”,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以及“巾帼普法乡村行·送法进万家”等活动,助力基层治理焕发新气象。
精准帮扶送温暖
云南省携手社区发展中心工作人员与孩子们做手工。
傍晚,欢快的音乐在丽江市永胜县永北镇梨园社区响起。这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如今住进了来自8个乡(镇)的2000多名群众。云南省携手社区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发展中心”)工作人员经过几天的走访入户、倾听与交谈,摸清了社区特殊家庭的具体需求。这些面对面的交流,正是“情暖童叟”关爱服务项目开展精准帮扶的第一步。
“我们进驻易地搬迁安置点,与居民同吃同住。”云南省携手社区发展中心主任郑雪敏介绍道,“针对搬迁居民在就业、家庭关系、文化娱乐、技能提升和自信心建立等方面的需求,特别是‘一老一小’群体的实际需求,我们提供相应的服务。”项目采用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以社区志愿者为依托、以社会慈善资源为助推的“五社联动”模式,开展定期探访、兴趣课堂、节日关怀、特殊个案跟进等服务,同时注重培养居民骨干和志愿者,培育本土人才与组织,共同建设有温度、有希望、有活力的新家园。郑雪敏提到:“当地妇联在政策解读、社区协调、资源整合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帮助我们顺利完成与地方社区的沟通,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目前,项目在梨园社区每年累计服务居民超过2900人次。
作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训基地,发展中心还组织本地大学生深入易地搬迁社区参与相关服务项目。这既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也为社区培育了一支扎根当地的专业服务力量。云南省携手社区发展中心副主任周巧正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和实践者。六年前,她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来到发展中心实习,因为表现优异且有志于从事儿童服务工作,毕业后选择了留下。如今,她已从实习生成长为“情暖童叟”项目负责人。她的成长经历也见证了发展中心在实践中培养人才、服务社区的成效。
“双百”行动润心田
云南美美与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织的艺术疗愈活动现场。
“这是我第一次重新嗅闻到味道,内心非常触动。”在一次芳香疗愈课程上,一位嗅觉受损多年的参与者说道。这是云南美美与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的特色服务——依托绘画、芳香、舞动、音乐等艺术形式,搭建柔性、温和的心理支持渠道,帮助服务对象获得放松与心理修复。
云南美美与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何胜利介绍,这一创新实践来源于昆明市妇联推出的“双百服务行动”。该行动通过开展百场心理健康讲座、培育百名艺术疗愈师,着力构建“家-校-医-社”协同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在市妇联的支持下,服务中心整合多方资源,借助色彩、嗅觉、肢体律动等开展心理服务。目前,已在全市19个县(市)区开展心理健康主题讲座近百场,培育出近百名“艺术疗愈辅导师”。
为确保服务精准有效,服务中心首先依托基层妇联组织收集社区中妇女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实际需求,再通过问卷调研、入户走访等方式深入摸底,据此精心设计个性化服务方案。“这套‘妇联引导-需求对接-精准服务’的工作流程,让服务更有针对性。”何胜利说。
“我们格外注重培育本土力量,大部分疗愈师都是来自区县妇联的妇女骨干,还有一部分是曾经的受助者。”何胜利介绍道。昆明市高新区的罗女士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她曾面临家庭教育的难题,经过艺术疗愈,不仅走出阴霾,改善了亲子关系,还成长为一名疗愈师,实现了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转变。“像罗女士这样的学员,经过系统培训后,大多会回到所属辖区或单位开展服务,”何胜利说,“这有效推动了心理服务的‘下沉’与‘扎根’,让更多群众受益。”
巾帼“姊妹花”护乡邻
勐海县勐阿镇龙竹蓬儿童之家的孩子们正在作画。
在西双版纳州的村寨里,活跃着一群特别的“守护者”——来自勐海县勐阿镇的七位基层妇女骨干,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七朵姊妹花”。她们以村妇女小组为依托,在南朗河等7个村委会建起了3个儿童之家和5个儿童辅导小组,持续为当地儿童提供关爱与支持。
作为“七朵姊妹花”的一员,龙竹蓬村的李进英主动腾出一间自家的新房,在县妇联和西双版纳州妇女儿童心理法律咨询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咨询服务中心”)的协助下,办起儿童之家。她一边劳作,一边抽空辅导照料孩子,还动员母亲、丈夫和女儿共同参与服务。如今,这里的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自我管理,还成为了田间地头、美化家园的“小帮手”。“七朵姊妹花”的实践,是咨询服务中心多年来培育基层治理女性力量的缩影。
“当地妇联对咨询服务中心的联系引导是工作顺利推进的保障。”西双版纳州妇女儿童心理法律咨询服务中心主任龙思海说道。在妇联的支持下,咨询服务中心面向服务对象创新建立综合援助模式。6岁女童小桂香因一次事故,跌入汤锅导致全身70%严重烫伤。虽然胜诉,却因责任方逃逸无法获赔。小桂香身心受到重创,无法直立行走,母亲精神崩溃。在咨询服务中心实施的法律、心理、物质资源“三位一体”的综合援助下,小桂香的健康得到逐步恢复,还顺利进入幼儿园,母亲的病情也显著好转。“这个案例的成功,证明了这种综合模式的有效性以及可推广性。”龙思海说。
咨询服务中心还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完善。“我们与州、勐海县妇联、勐阿镇妇联共同实施的困境儿童发展项目,助推了县级人民政府儿童户籍补录政策的出台。”谈及与妇联的关系,龙思海的比喻充满温情:“与妇联组织携手开展的服务,就像温暖的‘火塘’,守护着家家户户。”(杨亚楠 湛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