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5外滩大会人文观察:打开人机共生的大门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2025外滩大会人文观察:打开人机共生的大门

来源:光明网2025-09-13 12:46

  今年的外滩大会,有一组人机同框的画面很出圈:女孩遛着智能仿生机器恐龙逛展,一路被人围观;情感陪伴机器女孩一脸不高兴,程序员解释,隔壁的机器人打鼓太吵,“不吵了她才会高兴”……

  打开人机共生的大门,2025外滩大会试图构建一个更为广阔的对话平台,让科技从宏大走向具体。

  在这里,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可控核聚变等等不再是孤立的技术议题,它们被置于社会福祉、伦理规范与文明发展的坐标系中重新审视,并标记上坚实温暖的人文锚点:如何更好处理人与机器的关系,面对未知的各种可能。

  如果要给外滩大会做一个总结,那么始终坚持与引领科技为人的技术价值观,一定是它的独特气质。

  “单有速度,不是进步”

  尽管已经做了无数畅想和准备,2025年,科技浪潮的红利触达每个人的速度之快,仍然超出大部分人的预期。

  当提问和思考的能力不再专属于人类,今年的外滩大会尝试打开人机对话的通道,向全球主流大模型发出邀请,收集到AI最想向人类提出的十大问题。这十个问题又回流到会场内外,为思考和观察人类实践提供不一样的视角。

  很多来自AI的问题已经非常具体和现实:“在利用我来降本增效之外,哪些岗位需要永远留给人类来做?”、“你会为了孩子自身的能力不退化,而主动屏蔽我的各种帮助吗?”、“当我越来越强大,你会担心自己养虎为患吗?”……

  来自大会的讨论,则是期待与警惕交织,兴奋与焦虑同在。

  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宏江提醒,AI已经成为我们的助理,很快会变成伙伴,我们已经清晰地看到AI将会对年轻人就业带来冲击。张院士建议,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考虑,未来能给年轻人创造什么样的机会。

  “人工智能为人类各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价值,但也正在冲击人类的主体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党委书记郑庆华指出,不仅要让AI与人类的价值对齐问题,确保人工智能向善,人类也要主动对齐AI,确保负责任地应用AI。

  72岁的退休上海护士孔基华,却有着朴素的乐观。在外滩大会上,她被AI医疗能做的事深深震撼,感慨这对解放医护劳动力、帮助病人前期治疗有很大作用。“但机器毕竟不是人。”她觉得,尽管AI能做的越来越多了,但没法替代人,“AI对病人的体贴”跟医护人员不能比拟。

  作为新生代的科技实践者,宇树科技创始人兼CEO王兴兴给出的解法是, “忘记过去的经验,AI时代非常公平,只要聪明,愿意做事,荒漠中终会长出参天大树。”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吴翼认为,与其担心竞争和被取代,不如从自身找到优势,“AI时代非常重要的是减少噪音,保持热情,想清楚自己在哪方面比AI更强。”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终身教授&Hillbot创始人苏昊苏昊则强调,未来能够有勇气破除旧的认知框架、去拥抱新形态、愿意学习和挑战的人会更有竞争力。

  “单有速度,不是进步。”《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认为,真正值得我们担心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人类的选择,为了商业优势,不顾安全边界部署技术的冲动。历史已多次证明,速度和安全可以并存,但前提是我们构建自我修正的机制闭环。

  “人类需要被保护的地方,就是AI前行的方向”

  在外滩大会上,“科技为每个人”具像化了。从老人到小孩到女性,AI不止是提升效率的工作,而是已经成为普通人的生活日常。从“浪潮将至”到“未来已来”,人机共生的世界打开大门一角。这些人机同框的画面,则让AI和科技的“大叙事”进一步具化成生活日常的“小片段”。

  我们听到的故事,不再是机器如何战胜人类,而是AI如何辅助医生进行更精准的诊断,让偏远地区的患者也能享受到普惠的医疗资源;我们看到的案例,不再是算法如何精准地推送商品,而是数字支付如何让身处世界任何角落的小商贩,都能公平地参与全球贸易;我们讨论的未来,不再是虚拟世界对现实的逃离,而是如何利用科技保护文化遗产,如何为残障人士构建一个无障碍的数字生活空间。

  这种科技为人的理念,贯穿了大会的始终。它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技术的价值,最终要用人性的尺度来衡量。

  当然,就像每一轮科技热潮开场时一样,我们也在这里围观了一些人类努力托举机器的小现场。

  有机器人朝足球奋力一踢,反倒自己先来了个脚下一滑,场外围观的女足运动员给它比心打气。机器人出门巡场,两个人类跟在身后为它打伞。实际上,场内几乎每个机器人身边,都站着几个人类程序员随时救场。

  而在那些人类需要保护的时刻,机器人也在准备着上场。在外滩大会的“机器人职业技能表演赛”上,机器人翻越崎岖高地,操作电箱闸刀,安插火药雷管,甚至还在废墟中成功救出“婴儿”。人类救援队长全程围观,给这位硅基队员大大点赞。

  现场技术员小哥说的话很戳人:人类需要被保护的地方,就是AI前行的方向。

  追求科学性,更追求人性

  作为和新加坡金融科技节、香港金融科技周齐名的科技大会,外滩大会的人文态度与跨界视角,让这个本属于金融与科技精英的舞台,充满了各种人文细节和科技温度。

  在这里,我们听到的最高频词汇,不是“参数”、“算力”或“颠覆”,而是“经验”、“学习”、“协作”与“共创”;

  在各个论坛和以90后、00后为主力军的创新者舞台上,我们频频遇见来自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未来学、艺术等人文社科领域的面孔与声音;在外滩展区里呈现的,是追求“科技为每一个人”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

  “科技之上,还有人文”,这其实不仅是外滩大会的态度,也是全球学术界和科技界已然成型的共识。放眼世界,越来越多的大学和科技企业在AI时代浪潮中,在AI与人磨合共生的过程中,在技术红利与伦理风险相伴相生中,选择了站在人的这边。

  “全球的人工智能治理正走向促发展和柔性监管的方向,即建立一个敏捷的治理体系,以包容审慎的态度来构建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安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介绍说,2025年7月《人工智能安全承诺》已有阿里巴巴、百度、蚂蚁集团等18家行业领军企业参与披露,形成了20条实践标签,43条安全的案例,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安全治理迈入体系化、透明化、实操化的新阶段,也为全球贡献“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中国方案。

  当关于“人之为人”的反思,以及对捍卫人类决定权的警醒,一遍又一遍地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会议上发出,这些声音就会逐渐内化成我们的共识与常识。

  这些由外滩发出的人文反思,有相互验证,也有观点争锋,但无论如何,一个基本共识已然清晰:人机共生已成事实,走向它的每一步,我们都要走得稳健而有智慧。(张伟)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开幕

  • 济南:国内超大直径穿黄隧道盾构掘进过半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