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刘晗旭)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财政部不折不扣坚决贯彻落实“三个坚持”:坚持过渡期内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多渠道做好投入保障,切实防止规模性返贫;坚持激发脱贫地区内生动力,既授人以“鱼”、又授之以“渔”,增强发展后劲;坚持改善脱贫地区发展条件,多措并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脱贫成果夯得更实。设立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从2021年的1565亿元增加到2025年的1770亿元,五年总量达到8505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加3200亿元,增幅达60%。财政部还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稳定消除风险。脱贫地区经受住了经济发展承压、部分地区灾情多发等多重考验,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自身发展动能更足、脱贫群众收入更稳。“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基本上每个脱贫县都培育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带动能力强的产业。”蓝佛安举例,比如,陕西柞水县的小木耳,山西大同市云州区的小黄花,甘肃定西市安定区的小土豆,都有了大作为,并和脱贫户建立了比较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让农村聚人气、留人才,脱贫后能发展、可持续。为保障农民增收、农业增产,财政支持农业保险扩面提标,现在已经实现三大主粮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在全国全覆盖。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近40%,2024年达到17522元,年均增速连续4年高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民生保障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底色更亮。过渡期以来,脱贫地区农村公路面貌日益改善,“四好农村路”发展质量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现乡乡通5G,打通了经济发展“大动脉”。医疗费用等负担持续减轻,脱贫群众民生保障有力加强。农村危房改造、饮水保障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踏步赶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