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杨亚楠)9月10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开幕。其中,本届服贸会教育专题展以“智启未来,融合创新”为主题,并首次设置“AI教育+”展区,集中呈现一批AI深度赋能教育的创新场景。
从作业批改的毫秒级响应到虚拟教师的多模态交互,从墨水屏学练机的场景深耕到普惠资源的全球整合……在服贸会现场,小猿带来了多款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前沿产品,以及全场景个性化学习解决方案。
展区工作人员正在为参展观众讲解
技术革新:从“通用替代”到“场景深耕”的AI教育突围
近年来,通用大模型的爆发引发教育行业震动,大多数产品都面临着用户流失的压力。“在通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浪潮下,教育产品如何实现突破与发展,是团队始终在全力探索并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猿力科技集团工具业务市场负责人张兰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她还进一步指出,目前通用工具应用于教育场景时,暴露出三大突出局限:内容准确性缺乏可靠保障、交互设计难以精准契合需求、无法与教学逻辑实现有效匹配。
“教育是严谨的认知建构过程,通用工具的普适性无法直接迁移。”为此,小猿选择“软硬一体+全流程服务”的创新模式,通过场景化调教,对传统教育中的“预习-作业-复习”三个关键阶段进行全面重构与升级,让AI更懂教育逻辑。
本次展览中,软件产品“小猿AI”也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小猿AI深度整合AI作业批改、五重错因分析、个性化讲题等核心功能,将应用场景从作业场景延伸至预习、复习、自主练习等家庭学习全流程。值得注意的是,该产品率先引入心理健康守护功能,依托大模型精准识别用户情绪,以“共情-安慰-行动”路径,为孩子提供有温度的情感支持和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硬件创新:从“资源堆砌”到“场景适配”的差异化设计
伴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习场景也开始尝试数字化教学,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眼部健康问题也是推广数字化教学进程中需要注意的重大问题。
“为解决液晶屏伤眼问题,小猿学练机与电子纸厂商合作开发了墨水屏,在保护眼睛的同时实现无延迟书写,手写识别率达99%。”张兰璞介绍道,今年上半年,小猿学练机走进北京市平谷区3所学校22个班级开展规模化试点,以“大平台+小终端”的形式为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提供全流程服务,覆盖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智慧教学评价、课程体系管理等场景。
据了解,今年9月,小猿学练机将覆盖北京市平谷区初一年级,实现师生“人手一机”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小猿学练机的价值不止于‘学习工具’,它作为智能终端深度融入教学核心环节后,正成为推动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力量。”猿力科技副总裁王向东总结道。
未来展望:从“辅助工具”到“虚拟教师”的终极跃迁
“通用大模型的口语教练是单一场景,而教育需要覆盖数理化、语文的全学科老师。”张兰璞透露,小猿正探索全学科虚拟教师,将通过多模态交互、全流程服务以及教师思维植入三个方面来提升专业度。
小猿AI学习机T4的“AI超拟人1V1老师”
本次展会上,小猿AI学习机T4首次公开亮相。该产品最新推出的“AI超拟人1V1老师”功能,深度模拟真人老师的教学逻辑与启发式教学方式,不仅能精准解答问题,更像真人一样循循善诱,通过提问、引导和鼓励,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一对一定制化的学习体验。
王向东强调:“‘AI超拟人1V1老师’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专属的学习引导与实时反馈,成功破解了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难以兼顾的行业难题,让‘大规模因材施教’的理想照进现实。”
当行业还在讨论“AI能否取代教师”时,小猿已用实践给出答案:技术不是颠覆者,而是通过场景化、个性化、伦理化的创新,成为教育质量的放大器。从郑州小学的逆袭到平谷校园的数字化,从墨水屏的专注到虚拟教师的探索,这家企业正以“审慎验证+实效导向”的双轮驱动,为AI+教育写下新的注脚。(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