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崇左市税务局聚焦边疆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在落实税费政策、优化服务举措上持续发力,以“税力量”助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及民族团结进步赋能添力。
税惠红利精准享
当前正值丝瓜采收季节,崇左市江州区驮卢镇的丝瓜种植基地一片繁忙景象。广西绿果缘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韦适进介绍:“今年种了50亩大花点丝瓜,亩产6000斤左右,一年能种三季,一天能走6000斤,销路不用愁。”
针对种植基地位置偏远,可能面临政策了解不足、办税缴费难等问题,依托乡村税费服务站,崇左市江州区税务局深入乡镇村屯、田间地头,宣传落实好农产品种植、流通、销售等各环节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帮助农户、农企走好产业发展道路。
“2024年以来我们享受到近6万元税费减免,为我们尝试规模化种植新品种丝瓜提供了资金支持。”韦适进表示。
在广西龙州县现代数字化奶水牛示范园区,戴着智能项圈的摩拉奶水牛有序排队等待挤奶。近年来,园区通过“村集体经济+农户+企业”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奶水牛养殖,在增加周边群众收入的同时,不断壮大产业发展规模。
聚焦养殖企业涉税需求,龙州县税务局定期走访养殖基地,梳理涉农企业适用税费政策并形成汇编,上门解答纳税申报以及日常开具发票等涉税问题,精准辅导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在国家税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2024年以来我们享受支持三农、改善民生、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等税费减免80余万元,奶水牛养殖产业的发展前景更广阔了。”广西龙州某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温兆轩说。据了解,该企业正加快推进产能扩建工程,争取于2026年实现存栏10000头和挤奶牛5000头,单厅日处理能力达3000头、日产奶30吨的规模,带动更多农户加入奶水牛养殖队伍。
链式服务助发展
广西天等县是富硒米的重要产地,天等县稻香村立足“稻”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富硒米产业,已形成集生产、烘干、储存、脱壳、加工、包装和销售于一体的乡村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小米粒”正链动农业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为助力富硒米产业兴旺发展,天等县税务局紧盯富硒米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派出“税惠助农服务小队”为企业提供政策清单直推送达、涉税疑难问题解答等全产业链定制服务,护航富硒米产业走好从种植到加工、从田间到市场的发展之路。
眼下,大新县2.2万亩石硖龙眼喜获丰收,作为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县之一,龙眼产业既是大新农业特色产业的“排头兵”,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畅通的供应链、销售链是促进产业稳定发展的“生命链”。为助力大新龙眼“走出去”,大新县税务局积极助力龙眼销售企业参与“‘桂字号’大新青梅·龙眼产销对接会”等展销活动,为参展企业和合作社提供“政策+服务”双重保障。针对线上直播销售、网红带货等新业态,梳理推送直播带货相关税费政策,“一对一”辅导商户规范发票开具和进行个税申报,确保企业销售合规顺畅。
“现在很流行直播带货,税务部门提前帮助核查发票用量,辅导我们规范开具发票,确保与全国各地采购商交易时票据无忧。”参与直播带货的农户李大姐表示。(黄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