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经济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秦皇岛市制造业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增加值同比增长8.8%,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其中,装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幅持续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实现显著跃升。
这一系列数据亮眼的背后,折射出秦皇岛制造业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已迈出坚实且有力的步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8.8%:装备制造业增势喜人
作为秦皇岛市十大特色主导产业之一,装备制造业成为拉动该市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2025年上半年,该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10.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7.5%。
在秦皇岛邦迪管路系统有限公司车间,成卷的钢带经轧制、焊接、冷却、盘卷,变成了直径4.75毫米至10毫米的钢管。这些钢管再搭配涂层工艺,最终做成型号各异的燃油管或刹车管。作为秦皇岛市第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邦迪管路系统有限公司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制动、燃油管路零配件公司。该公司财务经理林燕透露:2024年该公司营业收入达3.5亿元。2025年逐步“突围”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与理想、小鹏、比亚迪等3家车企达成合作意向,预计全年新增营收500万元。
经过多年发展,较为完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条在秦皇岛市已经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正向着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加速迈进。扎根于秦皇岛的峰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峰璟全国各分厂中最大的生产基地,产品供应覆盖合资、国产以及新能源品牌车企,年销售额达17亿元。企业财务主管刘佳慧表示,科技创新成为拉动企业发展的核心。2024年,该企业研发投入占比80.09%,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一项就达到3883万元,减免企业所得税582万元。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近期以来,秦皇岛市在建圈、强链上做文章,推动集群内企业抱团发展、聚力制胜。
位于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宏启胜精密电子(秦皇岛)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各类印制电路板设计、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6个世界领先的大型制造厂房,是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2025年以来,该企业订单量激增,上半年营业收入较2024年同期提升约6%。谈及拿下订单的“秘笈”,该企业会计部长庄为存表示:“合规经营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本要求,连续多年的A级纳税信用等级如同‘金名片’,帮助企业拿下更多项目和订单。”
据统计,2025年秦皇岛市A级纳税人数量6882户,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3.88%,企业合规意识逐步提升。
40%:智慧消防产业集群成“链”
作为我国最大的消防电子生产基地,秦皇岛市去年智慧消防产业集群实现营收近40亿元,市场份额占全国40%以上,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6.8%,拥有从产品设计、研发到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条。
在秦皇岛泰和安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8条机械臂正在磁悬浮智能生产线上灵活舞动,一个个精巧的智能感烟探测器被制作完成。
“小器件”拥有“大智慧”。公司研发总监刘子健介绍,利用云计算、大数据、5G等先进技术,公司搭建了完整的物联网云平台,可实时监测传感器灵敏度、电池寿命等参数,产品合格率达99.65%,2025年上半年取得营业收入1.76亿元,与271家企业签订订单2.56万笔。
近年来,消防产业竞争激烈,秦皇岛市智慧消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却稳步提升。“这得益于市里送出的一系列‘政策礼包’, 2024年企业享受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近3400万元,驱动企业加强科技创新,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刘子健说。
举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专题辅导、开展“政策找人”精准推送、及时提醒解决涉税风险……秦皇岛市税务局部门锚定行业发展现状,梳理汇总各级各类惠企政策,帮助企业破解“卡脖子”难题。在利好政策的推动和帮助下,企业享受到了真金白银的扶持,自主创新的氛围越来越浓。
从单个企业卖器件,到企业联合卖系统,如今,秦皇岛市智慧消防产业集群已形成“共生共荣”的生态圈。“自2014年出‘京’落‘秦’以来,我们不仅享受到产业集群优势带来的便利,更感受到国家各项政策带来的红利,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2亿元,研发费加计扣除金额1018万元。”恒业世纪公司财务负责人马静表示。
31.1%:高技术产业发展动力十足
数据显示,上半年,秦皇岛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幅达 31.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服务业投资均稳健攀升,同比增长分别为 23.1%、 60.7%,反映出市场经营主体对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和在新质生产力培育进程中主动加码的积极态势。
什么样的玻璃能“飞”上天?
在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厚度约0.075毫米、能为航天器提供特殊保护的玻璃十分引人注目。“我们已连续20多年为国家航天工程配套玻璃产品,累计提供特种玻璃2000余万片。”公司财务负责人田松波说。
“为全面提高技术水平,公司每年将销售收入的6%-10%投入创新研发,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增长20%左右。”田松波表示。
作为中国科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产业化基地,中科吉芯(秦皇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为重载铁路和电网等能源行业提供资产完整性管理及智能运维服务。其产品覆盖了轨道交通与电网数字化转型两大核心区域。“我们公司在中国神华及实施单位包神铁路公司的数字基座建设等智能装备制造项目,实现了高精度定位移动端智能巡检得到一致认可。今年1-7月份,企业营业收入达826.19万元,同比增长127.87%。”财务人员白宁表示。
研发创新是中科吉芯发展的生命线。企业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8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新研发的重载铁路搭载式轨道与线路三维高精度测量装备已正式投入市场。“在企业的发展中,税收优惠给予了我们很大支持。”白宁介绍,“2024年,企业仅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就超过了143万元。”(卢钰坤 韩瑷宇 赵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