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所在。然而,不公平、不合理、低效率的恶性竞争、过度竞争令不少行业和企业深受其害,给高质量发展带来不利影响。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在此背景下,光明网邀请专家学者聚焦典型案例、剖析产业内因,共话治理企业无序竞争的协同机制,探寻不断增强发展韧性的有效路径。
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反内卷”成为各行业共识,其中金融业快速响应,监管部门、行业组织和金融机构多方联动,旨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金融行业的‘内卷’,不仅是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正在经历的挑战,更是关乎整个金融系统稳健运行与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课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金融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宋芳秀表示,想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就要先了解金融行业“内卷”的表现和成因。以银行业为例,其“内卷”主要体现在利率竞争上,从贷款端的“利率大战”到存款端的高息揽储,让净息差持续下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1%,同期净息差为1.43%。这是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首次低于不良贷款率,两者出现历史性“倒挂”。虽然两个指标不能直接进行比较,但从侧面说明银行的净息差可能难以覆盖信用成本、运营成本和资本成本三项核心成本,对银行业构成巨大挑战。“在这样的压力下,一些银行不得不压低贷款利率来保客户、缩短尽调时间来抢客户。这种把风险甩到未来的做法造成了业内的不良循环。”
8月15日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显示,2025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49%,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较上季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多位业内人士预测,存款利率下调趋势将持续。当前,我国银行业净息差仍然存在下行压力,如何降低负债端成本以稳定净息差,仍然是银行业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除此以外,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领域也同样存在过度竞争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规模扩张、政府主导等传统投资模式已难以为继,亟须转型。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存在竞争逻辑和价值创造的错配、创新能力与市场需求的错配、技术进步与能力滞后的矛盾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金融业的‘内卷化’趋势。”宋芳秀分析道,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不少金融消费者无法准确评估产品的质量与风险,但又存在追求低价和盲目从众等心理,这都促使金融机构将价格和规模变为最直观的竞争手段。
金融“内卷”的危害不止于利润收缩。宋芳秀强调,对整个行业而言,过度竞争、恶性竞争消耗了大量资源,减少了差异化服务供给,甚至通过同业链条传播风险。对于金融体系而言,当多数机构陷入“利润承压-风险冒进”循环时,系统抵御冲击的能力将显著下降,一旦出现外部扰动,局部风险可能迅速演化为系统性风险。对于实体经济而言,本应流向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资金,可能被大量投入到低风险、低收益但规模可观的领域,导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只有多元共治、紧密合作,才能破除金融业“内卷”。
8月1日,中国期货业协会就《期货公司经纪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公开征求意见,被视为正式打响金融业“反内卷”第一枪。而在此前,多地金融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及银行机构密集发声,针对本领域的“内卷式”竞争展开整治,主动加大产品和业务创新,以高质量服务赢得效益。
一方面,顶层设计不断加强。监管部门继续建章立制、明确监管规则,引导金融业更加重视投资者的实际回报。例如,今年5月,中国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随后,首批与业绩挂钩的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产品启动发售,获得市场积极响应。这不仅是推动公募基金行业从“规模导向”转向“回报导向”的关键举措,还有助于引导行业聚焦提升投研能力与风险管理水平,促进其长期健康发展。
7月17日,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召开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反“内卷式”竞争专题工作会议,明确拟按照“1+3+N”的制度体系推进“内卷式”竞争的综合整治。7月18日,宁夏银行业协会组织召开“内卷式”竞争情况座谈会。此后,安徽、浙江等地行业协会相继倡议强化自律,营造优质健康的行业发展环境。
另一方面,行业机构合力破局。金融机构要苦练“内功”,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价值和利润。例如,7月22日,平安银行广州分行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暨反“内卷式”竞争宣导会议,推进落实反“内卷式”竞争工作。7月23日,广发银行在年中工作会议中强调,按照金融监管部门要求,抵制“内卷式”竞争,坚持长期主义经营理念,守牢风险底线,以自身实力提升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7月30日,工商银行召开年中会议,对下半年经营重点工作进行安排,要求落实落细稳经济各项存量和增量政策,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这都向外界释放了大型商业银行整治“内卷”的明确信号。
“竞争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竞争质量。当竞争建立在价值创造和效率提升之上,它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动力;当竞争沦为短视的价格战和同质化内耗,它是滋生风险的温床。”宋芳秀总结道,金融行业需要的是让竞争回归价值本源,让金融机构在市场活力与风险防控之间保持健康张力。只有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才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活水”,不断润泽实体经济沃土。
策划:赵刚
记者:陶媛
制图:李瑞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