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盛夏的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绿意盎然。沿着蜿蜒的木栈道漫步上山,茶田叠翠,溪涧潺潺,竹林掩映,扑面而来的凉爽瞬间驱散暑意。这条景观木栈道,东起白墡坞,西至大石坞茶园,将栗坞、戈家坞、云泉寺等生态景点串联起来,成为游客春赏梨花、夏避竹海、秋观彩林、冬享暖阳的“四季走廊”。
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观光。这条已建成17年的木栈道,不仅是农民体育健身设施,更是树山村践行“生态经济学”的生动注脚。它穿茶田、绕果园、掠溪涧,将零散的农家与山间的景观串成一条动线,成为农产品出山的“致富快车道”。
树山村党总支书记吴雪春介绍,杨梅售卖季极短,以往逢上梅雨时节,杨梅“出村即打蔫”,而木栈道修通后,“早晨采下的杨梅直接联通冷链,下午就能到上海。”
树山“三宝”——翠冠梨、云泉茶和杨梅借此打通出山通道,“鲜度”大幅提升。每逢果茶上市季,木栈道上人声鼎沸,游客络绎不绝。
这条看似简单的木栈道,不仅带动环境提升,更将高端酒店、文化创意等新业态纳入乡村振兴舞台。“如今村级年收入超千万,村民依靠农产品销售、民宅出租等,户均收入超过30万元。”吴雪春表示,希尔顿、裸心等高端酒店相继入驻,树山村消费层次蹭蹭往上提。
生态优化与经济提质协同,是苏州坚持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的一个缩影。在这片土地上,制造业企业同样以创新为楫,智造为帆,破浪前行。
在苏州高新区枫桥街道,苏州金像电子有限公司产品契合AI发展大势,市场需求旺盛,今年以来订单和销售额稳步增长。为应对大量订单,企业采用自研MES排单数字化系统确保交付,计划全年可实现销售额50亿元,目标增长50%。
近期,德晟达总部项目签约落户枫桥街道。企业苏州研发中心已集聚2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建成软硬件设计、信号完整性实验室等研发体系。企业总经理熊迎晟表示,看中的正是当地扎实的产业基础和迸发的创新活力。
今年是苏州小顺科技有限公司的“发力年”。这家位于苏州浒墅关的企业,仅用半年就完成年初设定的全年产值目标,上半年招聘1200人补齐人力缺口。目前,其二期厂房规划已启动,预计今年全年收入同比增长300%。小顺科技致力于家庭服务机器人研发制造,拥有全球专利1500多件。
眼下,科技创新与智能化转型在苏州蔚然成风。在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心擎医疗、诺一迈尔、科塞尔、鱼跃医疗等企业探索医疗器械前沿领域。海豪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正打造智慧口腔医疗创新转化中心,未来还将成立口腔医疗器械研发中心,力争自主品牌收入增长超50%。
而在相城区,扎根25年的强胜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30台六轴机器人已在多条生产线试运行。企业总经理王强介绍,以去毛刺工序为例,以往依赖人工,精度要求高、劳动强度大,今年公司计划引入100台机器人,实现投料、翻面等环节自动化,朝“黑灯工厂”目标迈进。预计机器人全部投用后,公司销售收入可实现翻倍增长。
同时,强胜精密今年将启动产业自主更新,计划在自有地块建设垂直工厂。项目竣工后,厂房面积将从1万平方米扩展至10万平方米,产能大幅提升。
从树山村的木栈道到强胜精密的机器人,从金像电子的AI交换机到小顺科技的服务机器人,苏州正以生态塑底色、以科技锻动力,在城乡融合与产业创新中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