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陶媛)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聚焦行业应用需求和基础能力供给协同推进,开展“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安全治理、全球合作等6大行动,旨在系统构建人工智能基础支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广泛深度融合,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8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8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张铠麟在会上表示,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落地见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意见》出台只是谋篇布局的第一步,后续还需要综合利用政策、资金、机制创新等多种方式体系化加快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坚持“硬投资”和“软建设”齐发力,具体就是要抓好3个方面、9项重点工作。
抓好配套政策。在《意见》统领下,会同有关方面制定出台配套文件,不断强化“全国一盘棋”的政策合力。一是出台实施方案。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二是制定政策指引。围绕安全治理、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软环境”方面制定政策指引,给行业应用以更为具体、清晰的政策指导,明确方向、划清底线、激发活力。三是加快标准建设。分层、分行业加快标准制订,促进行业内、领域间语料数据、模型和智能体协议等的标准化发展和协同连通,以标准建设促进要素协同乘数效应的加快释放。
抓好重大项目。发挥好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用好用足“两重”建设、“两新”政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支持人工智能发展。一是筑牢基础能力根基。不断优化智算资源布局,持续在算力等领域发放“人工智能券”,推动降低创新主体研发使用成本。二是打造共性技术平台。在关键行业方向建设应用中试基地,加强行业共性、优势资源的汇聚,降低技术应用门槛。三是深化关键场景应用。面向重大战略场景,开展联合攻关,打通卡点堵点,提升人工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促进智能终端普及。创新人工智能终端消费补贴方式,促进更多好用的人工智能技术产品惠及人民群众。
抓好示范引领。“人工智能正加速向千行百业渗透,各类特色场景和创新应用不断涌现。我们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大创新探索,通过标杆示范带动人工智能向更广领域、更深场景渗透。”张铠麟介绍,一方面,加强场景示范。引导模型企业、研究机构与行业龙头企业组建交叉团队,深挖能够发挥关键作用、解决关键问题的高价值场景,推出一批应用典型案例。另一方面,推动模式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企事业单位在供需对接、要素整合、考核激励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模式,加快优秀经验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