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5年1月至7月,广州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54.84万户,同比增长57.30%。这一数据折射了广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不懈努力,也体现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放眼全国,各地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支持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北京市发布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将“北京服务”打造成新时代北京城市形象“金名片”;上海发布60件“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典型案例,“干货多,很实用”,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广州发布的100项年度改革任务,打造产业、企业、企业家、科学家的友好型营商环境;杭州市发布加力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打造全球一流跨境电商示范中心;重庆市发布200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推动措施系统集成、迭代更新。
各地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培育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中,市场主体规范有序自由流动关键在于打通市场各要素流动壁垒,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为此,要在以下方面着力:
制度护航,给市场主体吃下定心丸。统一制度规则促进要素和资源畅通流动和高效配置,是培育发展市场主体的重要基石。在中央层面,国家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围绕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落实和完善“管办分离”制度,为资本设置“红绿灯”等制度,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上海、广东、浙江等地也积极回应与探索,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上海出台了《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推进“上海企业登记在线”数智化升级,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促进“一站式”知识产权集成服务平台优化升级,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广东出台的《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对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立首谈首报机制,建立“管招商、管项目、管企业、管服务”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突出培育发展前沿产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建强产业基金体系等一揽子增量政策。浙江出台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通知》,围绕全面提升监管效能,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激发民营经济活力。这些政策惠及面广泛,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制度保障,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服务升级,当好市场主体导航仪。政府管理服务升级,是助力壮大市场主体的关键着力点。上海围绕按需定制,从“企业跑腿”到“数据跑路”,优化营商环境;广东从严管到善治,创新“AI导办”“AI审批”智慧登记新模式,完善产营商环境;杭州从“管理者”蜕变为“服务者”,从“最多跑一次”到“无事不扰,有呼必应”,优化营商环境。公平竞争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的重要保障。营商环境法治化,有助于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规范“权利”与“权力”的边界,增强市场主体的信心。当前,我国营商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继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等出台,起到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为新时代市场主体壮大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主动纾困,解决好市场主体的急难愁盼。针对民营企业在市场运行中“准入难”“融资难”“回款难”“中标难”“维权难”等问题,《民营经济促进法》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为企业适应市场竞争、转型升级和智能化发展都有积极促进作用。市场监管总局推行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服务型执法模式。截至2024年底,各省(区、市)市场监管部门相继出台首违不罚、轻微免罚、减轻处罚的项目清单累计达到3952项。流通领域食品类投诉举报量同比减少。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首次适用民营经济促进法,在一起行政案件中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判决政府部门向企业支付800余万元补偿,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有效防范“新官不理旧账”的发生,让企业无需担心“怕得罪政府”而选择“有苦不言”“忍气吞声”。此外,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优化司法流程,提高案件审理效率。这些法律实践彰显法治为民营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力度提供有力条件。全方位全过程的市场法治化监管,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和市场主体活力,为提升营商环境筑牢法治根基。
在营商环境的优化过程中,还要提升外资服务水平,完善服务平台。今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在涉及营商环境的59项测评点中有22项达到全球标准。国家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合规监管协作机制,海南自贸港将“零关税”商品覆盖税目比例提升至74%,深圳支持中国(深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注册企业免费使用“深企e贸”线上AI拓客基础服务功能,多措并举打好稳外资“组合拳”,折射出我国对营商环境国际化的不懈探索。接下来,要继续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继续建构亲清政商关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全球优质资源共创共享,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彭小兰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