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中国移动京津冀(张家口)智算中心的机房内,一排排服务器灯光闪烁。该中心“两城一家”超低时延网络直达京津地区,实现算力跨地域、跨层级高效调度。这只是河北移动发挥数智优势,助力京津冀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侧影。
融合共享的算力光网
河北移动积极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国家枢纽节点建设,以算力“加速跑”助力协同发展开创新局面,通过400G直联光传输网,为北京、天津、河北构建起“环京2毫秒、京津冀3毫秒”的时延圈,达成三地间智能算力的全光无损传输,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筑牢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400G直联光传输网是一种长距离光信号传输网络设备,相比上一代干线网络,传输带宽提升了4倍,相当于将传输“单车道”变成“四车道”。在时延、能耗、成本大幅下降的同时,安全能力全面升级,为算力并网和协同提供了有力保障。
河北移动建设的京津冀(张家口)智算中心规划1.12万架机柜,可提供超15000 PFlops算力运营能力。该中心秉承“算网融合统一”原则,打造云网融合、算网一体的算力调度平台,为加快构建“京津研发—河北制造”创新转化格局提供超强算网支撑。
同时,河北移动还建设开通了张家口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提供优质网络环境。完成京广、京沪、保津、京唐、津兴等京津冀重要交通干线5G网络覆盖,有效提升交通干线网络感知。
“双万兆”网络建设方面,河北移动已成功打造11个5G-A商用城市,落地13个5G-A融合应用场景,依托万兆网络实现设备实时监控与精准操控,赋能千政万企转型升级。在雄安新区正式发布《中国移动万兆网络白皮书》,其中创新应用示范成果覆盖家庭文娱、直播基地、工业质检、智慧校园等多场景业态实践,加速产业生态融合创新。
智慧疏解的雄安新区
在容东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的监控大屏上,展示着三维可视化城市实景,一屏全览容东片区1600余栋建筑全貌及重点建筑的内外部结构。工作人员介绍说:“基于三维建模,实现了社区人、房、车等社会要素的全方位管理。基层工作者也可以第一时间上报和处理突发事件,并为事件处理提供‘受理、分拨、处置、督办、考核’的数字化流程闭环管理。”
由河北移动联合中国移动所属专业公司打造的雄安新区智慧运维管理系统,通过优化体系、规范制度、梳理流程等,将故障处理缩短至分钟级,运维效率提升,预计三年内可为新区节省超过3000万元的运维费用。
坚持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河北移动主动服务对接近150家疏解单位,上线跨省宽带业务,为4万余家京津转入企业和单位提供优质网络和服务保障。在新区开展E波段高容量微波通信试点,并获得E波段微波电台执照,高效满足建设区域内网络覆盖需求。将空天信息网络作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新型信息服务体系的拓展延伸,加强顶层谋划、系统推进,积极推动参与空天联盟筹建工作,支撑雄安新区入选集团首批低空经济示范城市。
数智赋能的生产生活
在唐山港码头,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与双悬臂自动化轨道吊紧密配合,完成集装箱自动装卸、车辆无人驾驶,码头生产作业井然有序,河北移动利用“5G+北斗高精度定位+AI”赋能唐山港,让港口“活”了起来。
“我们在港口部署的2.6GHz+700MHz双频段5G专网与北斗高精度定位密切配合,能够让数据、指令快速、实时地传输至各类智能设备上。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的精度能达到动态5厘米以内,满足智慧港口的无人驾驶、自动化装卸设备、自动集卡闸口等自动化应用对于高精度定位的要求。”河北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5G、北斗高精度定位、AI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广泛应用服务于河北各大港口,以高效、便捷、优质的智慧交通服务助力京津两地企业发展。
京津冀三地文化底蕴丰厚、自然景观丰富。由河北省文旅厅主导,河北移动打造的智慧文旅服务平台“乐游京津冀一码通”整合了京津冀景区、酒店、民宿、博物馆、图书馆等文旅资源,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该平台运用了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游客提供景区门票、酒店住宿、旅游线路等多样化综合服务,截至目前,访问量超2000万人次,注册用户超300万人,订单交易量突破25万笔。
此外,河北移动还聚焦教育医疗等民生所需,打造AI+智慧研训平台,以网络直播现场教学与互动点评形式,实现京津冀三地多校同备一节课、同上一节课。与雄安宣武医院共同打造智慧医院融合创新标杆示范,扎实推进河北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河北移动将进一步加强在5G网络、大数据、算力网络、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入和布局,以新质生产力带动高质量发展,提升京津冀区域网络互联互通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协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