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陶媛)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是交通运输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推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的重要举措。8月27日,交通运输部举行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颖在会上介绍,交通运输部将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支持,技术引领、应用驱动,边建边用、以用促建”的原则,打造一个能够充分发掘人工智能技术潜力、解决行业实际问题、开放共建成果共享的交通运输行业大模型开发和应用体系。
加强系统设计,明确大模型建设框架。交通运输部提出了“1+N+X”的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总体技术架构。“1”指的是1套通用技术底座,实现对多类基础模型、多元异构算力的开放兼容和集约调用;“N”是在“1”的基础上,训练N类垂域模型,引入细分领域高质量数据集,提升解决行业问题的共性能力;“X”是面向具体业务场景的智能体,形成一批可以直接应用在行业服务和管理中的专业化方案。“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不是一个具体的产品,而是多种模型、算法的集合,需要产、学、研、用各界形成合力。”李颖说。
加速落地部署,全面启动智能体开发。交通运输部立足行业实际,梳理出860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聚焦行业运行监测、安全监管等重点方向,遴选出一批高频刚需场景。当前,交通运输部正在加快组织智能体研发,首批智能体将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部署。同时,即将举办第一届综合交通运输智能体创新应用大赛,以赛促研、以赛促用,让更多“好想法”走向“真应用”。
加快健全机制,构建开放协同产业生态。打造技术协同、数据流通、应用创新、交流合作“四平台”和产业转化“一枢纽”,实现交通大模型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共用,最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8月16日,交通运输部推动组建了交通大模型创新与产业联盟,目前已汇聚了5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人工智能头部公司,以及相关高校院所。联盟将成为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的“主力军”,成为推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的重要支撑力量。
李颖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坚持科学建设、可持续发展,不搞一哄而上,避免重复和浪费,通过共用算力、共享数据、共训模型,用好各类创新资源、建好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创造开放、繁荣、可持续的交通大模型产业生态,支撑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行业的规范化应用,引领发展壮大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