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所在。然而,不公平、不合理、低效率的恶性竞争、过度竞争令不少行业和企业深受其害,给高质量发展带来不利影响。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在此背景下,光明网邀请专家学者聚焦典型案例、剖析产业内因,共话治理企业无序竞争的协同机制,探寻不断增强发展韧性的有效路径。
破除“内卷式”竞争,是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必然要求。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对于“内卷式”竞争问题,中央层面关切已久。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日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贯彻党中央关于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精神,完善细化了相关规定。“回顾以上历程和不同表述,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中央破除‘内卷’的决心在不断强化、重心在不断变化,已由早期强调破除‘内卷’的紧迫性、重要性转向具体的治理措施。”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海燕表示,只有深刻认识整治“内卷式”竞争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内卷式”竞争的危害和成因,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有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举措,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内卷式”竞争在我国不少行业、领域不同程度地存在。从钢铁、水泥、塑料加工等传统行业,到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众多企业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陷入竞相降价的恶性循环之中,由此产生的现实困境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有限的市场容量内,企业数量(资本等要素)过密化且市场退出壁垒过高,生存代替利润成为企业的第一选择,‘内卷’就成为企业唯一的选择。”王海燕分析道,造成过密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根本在于供需结构性失衡,总需求不足导致供大于求,而行业特征与结构、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短期性行为等因素又在不同方面加剧了这种失衡,导致行业竞争过度、失序等。
“‘内卷’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理,对行业、企业、市场以及消费者等都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新兴行业的‘内卷’,将会严重影响我国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王海燕认为,破除“内卷”,关键是去过密化,根本之策在于通过扩大市场容量,为社会和行业过多的企业(过剩的资本等要素)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使社会过剩资本投入新的发展领域,使“内卷”严重的企业转向其他行业。
优化完善市场机制
一是消除市场分割,建立统一大市场。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和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等通知要求,让市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同时,打破行政性进入壁垒。推进能源、铁路、电信、水利、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吸纳更多社会资本。
二是完善法规体系,加大惩戒力度。要及时修订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与时俱进地进行更新和补充。要提高对低价竞争、不正当竞争,特别是违法违规竞争的限制和惩罚力度。
三是加大监管力度,优化竞争环境。要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清理和废除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严格执法,对违法违规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以保证市场竞争有序。大力整顿市场秩序,为市场竞争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
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一方面,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要优化地方官员政绩考核,要充分考虑各地特点,制定更科学、更合理、更加多元化的考核标准。特别是在经济方面,要更加注重对资金使用效率的考核。引导地方官员从过分追求短期经济指标,转向更加关注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要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制定并监督执行行业规范和自律公约,强化行业自律,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龙头企业要发挥好带头作用。
王海燕强调:“‘内卷式’竞争没有赢家。政府要引导地区、行业和企业,根据各自比较优势,加强协同联动,实现共赢。”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行业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内卷”行业转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通过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升生产要素供给质量,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提高行业的整体效益。
同时,完善市场进入、退出壁垒,去过密化。通过提高生产、安全、技术、环保、能耗、质量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水平,提高市场进入壁垒,减少过度进入,严格控制新增产能。“这样也有利于倒逼低效落后的产能退出市场。”王海燕建议,健全企业破产机制,建立健全个人破产制度。
此外,加大行业的联合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支持行业进行联合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和优势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推动过剩产能有序退出。
不断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一方面,要全方位扩大内需。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充分释放市场潜力就会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要大力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放心大胆地消费。要创造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创造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更多新的消费增长点。
另一方面,要加快未来产业布局发展。未来产业可以大量吸纳社会资本,提高企业(资本等要素)利润水平,是去过密化、治理“内卷”的重要举措。同时,要加快催生未来产业。对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清洁能源等比较成熟的未来产业构建良好的发展生态。
破除“内卷”,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王海燕认为,在加强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建设的同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等举措,将更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策划:赵刚
记者:陶媛
制图:实习生 李瑞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