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首批4单公司债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完成续发行。在受访专家看来,续发行通过优化融资流程、强化市场联动,为公司债发行人提供了更加灵活高效的融资工具,为投资者创造了更具流动性的交易环境。
所谓公司债券续发行,是指已上市挂牌的存量公司债券的发行人进行增量发行并将增量发行债券与存量债券合并上市挂牌。7月,深交所发布《关于试点公司债券续发行和资产支持证券扩募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启动公司债券续发行试点工作,围绕发行机制优化、做市机制衔接、投资者权益保护等方面作出安排,为相关经营主体提供明确指导。
具体来看,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公路网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参与了首批公司债券续发行试点。这些机构在深交所发行公司债券续发行规模分别为20亿元、5亿元、30亿元、10亿元,获得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公募基金、证券公司等各类投资者踊跃认购。此轮公司债券续发后,上述单券规模分别增至50亿元、20亿元、42亿元、20亿元。
“深交所首批公司债券续发行,展现出多元性特征,发行主体涵盖不同行业的优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债券品种包含普通公司债、科创公司债等。”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表示,公司债券续发行后,单券规模有所增加,不断引入增量投资者,充分发挥了资金汇集效应,有效激活了存量债券的交易流通动能,价格的二次发现也有助于发行人收益率曲线内生稳定,有利于合理控制融资成本。
一家央企财务负责人表示,续发行机制实施后,企业对融资节奏的把控更具弹性。通过灵活调整发行规模,企业能更好地把握市场窗口,避免大规模发行对市场形成冲击。
大公国际首席宏观分析师刘祥东认为,续发行机制保持了债券发行的连续性,减轻了债券一次性发行对市场造成的资金压力,解决了债券一次性发行流动性不足等问题,有助于平滑市场波动及提高单券的市场流动性。同时,续发行债券价格、收益率均随行就市,还能减轻投资者对市场利率风险的担忧。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续发行机制的推出是丰富债券发行方式、增强发行人融资灵活性的重要举措,通过优化发行机制、整合存量债券资源、扩大单券规模,可实现二级市场流动性提升,深化市场价格发现功能。
近年来,深交所持续推进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实现一二级市场良性互动,提升市场服务质效。例如,通过构建现券、回购、借贷、信用衍生工具的多品类债券交易业务体系,充实交易工具箱,丰富资产管理手段,支持投资者开展多元化债券投资策略;推动分层做市机制深化发展,巩固流动性建设的制度基础,为约350只基准做市券和220只自选做市券提供做市服务,报价活跃度与流动性明显提升;丰富债券工具型产品供给,债券指数体系逐步完善。
今年以来,深交所陆续推出首批基准做市信用债ETF及科创债ETF,促进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8月12日国证指数发布深证AAA国企信用债、深证AAA民企信用债指数,债券指数覆盖品类持续扩容。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续发行机制落地实施,以及首批4单公司债券在深交所完成续发行,更好地实现“扩规模—提流动—降成本”正向循环,有助于债券一二级市场协同发展。未来,深交所将持续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债券市场从融资端与投资端两侧并举,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马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