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热浪滚烫的场站里,他们步履不停,暴雨倾泻的码头边,他们逆行冲锋,装卸、检修、运输、调度......他们用不凡的技能,在平凡的岗位里担当好各自的角色,筑起一道看不见的防线。近期,中国外运一线工作者在各自的岗位上组成“守护者联盟”,全方位守护供应链安全畅通。
持续高温易导致桶装危化品膨胀,对危化品运输提出了极高挑战。在江苏南通,化工运输车辆驾驶员孙立响一次次步入近50℃的车厢里操作液压车,将一桶桶锌片浆平稳装卸,并逐一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守护货物平稳抵达卸货点。
作为特种货物“贴身”护送员,特种货物运输车队长杨磊在吉布提40多度的烈日下连续作业数小时,在多哈雷多功能港对设备逐一巡查,确保货物不移位、设备不损伤、运输不中断,保障变压器装车和长轴车上线作业无一差错。
烈日下,钢板反射的眩光堪比熔炉,王云锋穿行于延绵百米的热浪货阵中,凭借敏锐的肉眼识别不同钢板的材质与规格,做好分类、分堆与标记工作,日均行走4万步,创下账物100天100%吻合的纪录。
在湖北武汉,胡波和黄启辉每日穿梭于闷热的消防和空调机组库房内,实时监测管网阀门数据,快速处置发热部件,冒着烈日检查室外防爆柜并精准记录参数,日均行走2万步,保障3000余吨货物的安全流转。
在江苏南通,上午的码头热浪初袭,尽管汗水浸湿衣衫,外轮理货员张敏的目光仍牢牢锁定登记单,对海关监管外轮“阿尔萨斯”的上下物资逐一登记、拍照,守护着外轮物资监管安全的关键防线。
近日,华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带来的洪涝和地质灾害,高振平和高修强接到“灾急送”应急物流平台支援请求后迅速行动,争分夺秒从西安分拣、整理、调运500个折叠床等救援物资,第一时间发往受灾地点。
在重庆,面对暴雨与高温的双重考验,叉车司机孙仕兵不顾库内地面升腾的热浪,凭借稳健、精准的操控,化身货物装卸的稳定支点,有效避免因天气原因导致的货物损坏,保障上百次装卸任务“零失误”。
在天津,两名义务消防员冒着酷暑,佩戴防护装具,在常态化演练中进行探查,对模拟起火点位进行初期火灾扑救,按照应急预案流程进行连接水带、30米往返跑、3分钟出水等项目训练。只有实打实训练,才能提升应急队伍的能力和素质。
在辽宁沈阳,国际班列发运员穆成龙、孙茂森在场站统筹装箱、核验、发运各环节。规划装载顺序、精准调度装卸工、装箱后铅封核检、同步数据衔接发车……烈日高温不妨碍他们的精准统筹,保障国际班列“钢铁驼队”有序启程。
37°的高温下,船勤业务员闫严全副武装,登船办理船舶出入境手续,烈日下汗水浸透工装;下船后再往返于口岸单位与码头之间协调调度,保障货物跨境运输顺畅流转。
大件设备吊装组长孙刚正全神贯注地检查着陆丰核电重件码头900t吊机,哪怕是一点疏忽都可能影响后续的吊装。他凭借多年操作经验和维保技术,确保了设备移位的准确无误,为项目安全顺利进行夯实了基础。
当业务核算管理系统核心数据库主机硬件突发故障,由纪庆、韩华、荣钰、李挺组成的中国外运“系统医师”团队紧急上线,凭借精湛技艺和专业经验成功完成“手术”,在业务一线防暑抗汛的关键时期保障公司数字化运营的安全。
夏季是机械“闹情绪罢工”的多发期,容易引发安全隐患、影响生产进度。在热浪袭人的机房里,高级维修工蔡圣昭正一丝不苟地对机械进行检修保养,定期帮它们降降温、顺顺气,防隐患于未“燃”。工服上的盐霜和古铜色的皮肤,见证着他守护供应链的每一天。
在上海,为抵御台风,化工仓储管理员赵东阳第一时间落实防台防汛应急物资的准备工作,对露天存放货物实施雨棚布遮盖加固,确保覆盖严密无漏,在台风过境期间保证物资零损失、生产作业零中断。
当台风“韦帕”正面威胁广东,佛山三水港操作团队迅速启动预警应急预案,扩大集装箱堆场倒柜范围,加固迎风面吉柜,检查大型机械与船舶系缆,并通知靠港船舶防台、疏散无关人员等,坚守前线保障码头财产与人员安全。
为积极应对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天气,仓库保管员韦洁丽像机敏的侦查员,在仓库间穿梭巡检,带头堆筑沙袋、铺盖防水布,用行动全力护卫货物安全。
担当不分职务,守护不舍昼夜,无论是烈日里还是风雨中,无数中国外运守护者不惧困难,冲锋在前,奋战一线,为供应链的安全畅通筑起坚实屏障,在平凡的岗位,做最飒的英雄。(李思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