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人文经济学丨文化软实力锻造协同发展硬支撑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独家> 重点策划 > 正文

人文经济学丨文化软实力锻造协同发展硬支撑

来源:光明网2025-08-13 17:09

人文经济学丨文化软实力锻造协同发展硬支撑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文经济学有关重要指示精神,促进人文与经济交融互生,光明网策划推出《人文经济学》系列报道,深入挖掘人文经济学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磅礴精神动力。

 

  作者:刘晗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教授、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一座石板桥、一座石拱桥、一座钢筋水泥桥,跨越在重庆永川与四川泸州的界河上。明清以降,永泸桥即是连接两地经济发展的纽带,亦在跨越历史过程中成为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载体,见证了不同时期两地居民的生产交换、生活交流与人际交往。

  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进程中,如何推动毗邻地区协同发展,事关区域协调发展大局,应该把脉文化与经济之间互促共进的内在规律,以文化赋能激发经济发展的内驱动力,搭好文化之桥,拉紧经济之网,擘画出一幅幅“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的精美画卷。

  人文是经济发展的底蕴基础,经济繁荣持续丰富文化价值。

  中国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塑造独特的经济形态。一衣带水,以长江干流为核心,嘉陵江及其支流共同构筑的流域网络,造就了巴山蜀水的千年文脉,成为现如今川渝共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重要支撑。

  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7193亿元,较上年增长5.8%,占西部地区的比重达到30.3%,示范带动效应持续增强,正是赓续文脉造就发展的真实写照。

人文经济学丨文化软实力锻造协同发展硬支撑

  2025年5月2日,在重庆市荣昌区的夏布小镇景区,游客在古镇参观游玩。“五一”假期里,因“卤鹅”出名的重庆荣昌迎来全国各地的游客,到这里尝美食、逛古镇。新华社记者唐奕 摄

  从广义上看,文化根植于人类生产活动中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之中,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重庆荣昌处在川渝交界地区,自古便是陆路商贸和水路运输的“咽喉”要地,今年上半年,从抢抓卤鹅“出圈”契机,文旅产业迸发活力,仅端午假期旅游总收入便接近6亿元,同比增长103.57%,在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下,陶器、夏布、折扇三大非遗项目热度持续上升,展现出“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的景象。

  人文与经济的交织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对于毗邻地区而言,更需要借助文化力量,来突破行政区划形成的“边界效应”,从而实现与邻近区域的协同发展。

  文化溯源筑牢协同发展根基。

  毗邻地区梳理共享的非遗、民俗、红色文化等资源,提炼区域共同文化基因,建立跨省文化资源图谱,发挥文化的聚合力作用,赋予经济协同发展驱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理念,四川泸县玄滩镇传承当地农业种植经验,以集约化利用土地为原则,遵循天人合一之道,逐步探索出稻虾共生的农业生产新模式,实现智能化、循环化和生态化的种养,联动毗卢镇和重庆永川的来苏、宝丰等镇,共建规范化的稻虾共生基地,共同打造川渝稻虾优势产业带。重庆江津在打响“麻香经济”品牌的同时,还向周边地区提供花椒种苗,带动四川平昌等地区花椒产业发展。解放战争时期,慈云镇刁家联络站不仅是江津地方党组织的领导机关,还是川东党组织的重要据点,在川黔边的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时花椒产业的协作发展,正是红色文化印记与红色基因传承的集中体现。

人文经济学丨文化软实力锻造协同发展硬支撑

 2025年6月24日,游客在大足石刻景区一处数字化声光场景中体验。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携手构建文化品牌矩阵,塑造区域文化IP,共同打造发展基石,有利于提升毗邻地区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重庆大足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联动四川安岳的安岳石窟,以石刻艺术为媒介,共同创建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联盟,联合创作的纪录片《镌刻千年的巴蜀印记》《我们的故事》及歌曲《双城石缘》,有力促进石刻文化的传播,“资足常乐”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借助数字化传承与体验场景的创新,加快推动文化传播,夯实毗邻地区联动发展的软实力。在位于泸永驿站的川渝泸永现代农业示范园,集合重庆永川和四川泸州两地传统文化元素的数字卡通人物,为参观者细说两地合作发展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和实践成效,通过数字技术的文化传播,在强化现代农业设施共建共享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合作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文化+”产业融合培育经济增长点。

  毗邻地区协力挖掘和开发非遗项目,做大、做强、做优地方特色产业,带动就业增长,朝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迈进。

  推广“非遗工坊+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跨区域的非遗工坊集群,打通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全链条,探索跨界赋能传统技艺的新路径。重庆荣昌的夏布工坊已经颇具规模,近年来逐步将工坊发展模式推广到四川广安等地,助力富民增收的同时,还与当地油菜花田观光业态相结合,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

人文经济学丨文化软实力锻造协同发展硬支撑

  2025年3月12日,游客乘坐“小火车”在重庆潼南崇龛花海景区游览(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依托毗邻地区优势旅游资源,通过规划“一程多站”的文旅路线,实现景区的连点成线,激活全域经济。重庆潼南与四川遂宁基于地理邻近的区位优势,通过共同打造“郊游潼南养心遂宁”跨区域文旅品牌,串联两地景区景点20余个,合力推出涪江风情游等5条跨省精品旅游路线,有效推动旅游收入持续增长。在此基础上,毗邻地区还可以延伸拓展节庆经济,丰富消费场景,嵌入赛事、研学、康养等业态,进一步集聚人气。

  把生态文化注入传统产业,可以焕发毗邻地区产业转型发展的活力。重庆永川的吉安镇与四川泸县的立石镇通过组建跨省市强村公司,统筹农机服务、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开发地域标志性生态产品,建立区域公共品牌“永泸香米”,通过农产品溯源体系的数字化构建,保障生态农产品品质,同时,稻谷加工后的细糠、糠壳还集中收集和供应周边的酿酒企业,形成循环产业链,促进两地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的现代农业发展。

  文化赋能激活经济发展还须重视机制创新。发挥好人文元素在毗邻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需要加快推动两地规划与政策联通,例如,重庆、四川两地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为川渝毗邻地区发展做好战略层面的协同引领。同时,着力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畅通资金、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的流动渠道,共建、共享、共促消费市场,探索构建跨区域市场监管共治机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塑造人文精神,促进经济共生。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毗邻区协同发展机制与政策创新研究”[24SKJD111]阶段性成果)

 

  策划:赵刚

  文字整理:赵艳艳

人文经济学丨文化软实力锻造协同发展硬支撑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河北卢龙: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贵州罗甸:做热“亲水”夏日品牌 促全域旅游发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广东珠海以南海域,一座银灰色的三角形装置随波起伏。这里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日均发电量可达1万千瓦时,能满足约1500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
2025-08-13 10:02
研究发现,在1950年至2020年间,极端高温的加剧导致热带地区陆栖鸟类的丰度下降了25%至38%。研究人员以地球生命力数据库中的全球陆栖鸟类种群数据作为研究起点,未包括水鸟和海鸟。
2025-08-13 10:01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审稿人高度评价这项研究工作,认为这一工作是原子相关量子物理领域在计算效率和实验可行性方面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5-08-13 10:01
“植物如何整合复杂环境信号是深入理解植物生存智慧的关键,也是创制兼具养分高效利用与逆境抗性的未来作物新品种的理论基础。储成才团队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会有更多基于植物“生存智慧”的作物新品种出现,让农业更高效、更环保。
2025-08-13 10:01
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最新一线监测数据看,我国野生亚洲象象群交流频繁、种群结构稳定、生育率稳步提升、
2025-08-13 03:45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