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人文经济学丨文化软实力锻造协同发展硬支撑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独家> 重点策划 > 正文

人文经济学丨文化软实力锻造协同发展硬支撑

来源:光明网2025-08-13 17:09

人文经济学丨文化软实力锻造协同发展硬支撑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文经济学有关重要指示精神,促进人文与经济交融互生,光明网策划推出《人文经济学》系列报道,深入挖掘人文经济学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磅礴精神动力。

 

  作者:刘晗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教授、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一座石板桥、一座石拱桥、一座钢筋水泥桥,跨越在重庆永川与四川泸州的界河上。明清以降,永泸桥即是连接两地经济发展的纽带,亦在跨越历史过程中成为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载体,见证了不同时期两地居民的生产交换、生活交流与人际交往。

  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进程中,如何推动毗邻地区协同发展,事关区域协调发展大局,应该把脉文化与经济之间互促共进的内在规律,以文化赋能激发经济发展的内驱动力,搭好文化之桥,拉紧经济之网,擘画出一幅幅“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的精美画卷。

  人文是经济发展的底蕴基础,经济繁荣持续丰富文化价值。

  中国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塑造独特的经济形态。一衣带水,以长江干流为核心,嘉陵江及其支流共同构筑的流域网络,造就了巴山蜀水的千年文脉,成为现如今川渝共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重要支撑。

  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7193亿元,较上年增长5.8%,占西部地区的比重达到30.3%,示范带动效应持续增强,正是赓续文脉造就发展的真实写照。

人文经济学丨文化软实力锻造协同发展硬支撑

  2025年5月2日,在重庆市荣昌区的夏布小镇景区,游客在古镇参观游玩。“五一”假期里,因“卤鹅”出名的重庆荣昌迎来全国各地的游客,到这里尝美食、逛古镇。新华社记者唐奕 摄

  从广义上看,文化根植于人类生产活动中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之中,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重庆荣昌处在川渝交界地区,自古便是陆路商贸和水路运输的“咽喉”要地,今年上半年,从抢抓卤鹅“出圈”契机,文旅产业迸发活力,仅端午假期旅游总收入便接近6亿元,同比增长103.57%,在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下,陶器、夏布、折扇三大非遗项目热度持续上升,展现出“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的景象。

  人文与经济的交织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对于毗邻地区而言,更需要借助文化力量,来突破行政区划形成的“边界效应”,从而实现与邻近区域的协同发展。

  文化溯源筑牢协同发展根基。

  毗邻地区梳理共享的非遗、民俗、红色文化等资源,提炼区域共同文化基因,建立跨省文化资源图谱,发挥文化的聚合力作用,赋予经济协同发展驱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理念,四川泸县玄滩镇传承当地农业种植经验,以集约化利用土地为原则,遵循天人合一之道,逐步探索出稻虾共生的农业生产新模式,实现智能化、循环化和生态化的种养,联动毗卢镇和重庆永川的来苏、宝丰等镇,共建规范化的稻虾共生基地,共同打造川渝稻虾优势产业带。重庆江津在打响“麻香经济”品牌的同时,还向周边地区提供花椒种苗,带动四川平昌等地区花椒产业发展。解放战争时期,慈云镇刁家联络站不仅是江津地方党组织的领导机关,还是川东党组织的重要据点,在川黔边的斗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时花椒产业的协作发展,正是红色文化印记与红色基因传承的集中体现。

人文经济学丨文化软实力锻造协同发展硬支撑

 2025年6月24日,游客在大足石刻景区一处数字化声光场景中体验。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携手构建文化品牌矩阵,塑造区域文化IP,共同打造发展基石,有利于提升毗邻地区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重庆大足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联动四川安岳的安岳石窟,以石刻艺术为媒介,共同创建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联盟,联合创作的纪录片《镌刻千年的巴蜀印记》《我们的故事》及歌曲《双城石缘》,有力促进石刻文化的传播,“资足常乐”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借助数字化传承与体验场景的创新,加快推动文化传播,夯实毗邻地区联动发展的软实力。在位于泸永驿站的川渝泸永现代农业示范园,集合重庆永川和四川泸州两地传统文化元素的数字卡通人物,为参观者细说两地合作发展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和实践成效,通过数字技术的文化传播,在强化现代农业设施共建共享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合作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文化+”产业融合培育经济增长点。

  毗邻地区协力挖掘和开发非遗项目,做大、做强、做优地方特色产业,带动就业增长,朝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迈进。

  推广“非遗工坊+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跨区域的非遗工坊集群,打通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全链条,探索跨界赋能传统技艺的新路径。重庆荣昌的夏布工坊已经颇具规模,近年来逐步将工坊发展模式推广到四川广安等地,助力富民增收的同时,还与当地油菜花田观光业态相结合,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

人文经济学丨文化软实力锻造协同发展硬支撑 

  2025年3月12日,游客乘坐“小火车”在重庆潼南崇龛花海景区游览(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依托毗邻地区优势旅游资源,通过规划“一程多站”的文旅路线,实现景区的连点成线,激活全域经济。重庆潼南与四川遂宁基于地理邻近的区位优势,通过共同打造“郊游潼南养心遂宁”跨区域文旅品牌,串联两地景区景点20余个,合力推出涪江风情游等5条跨省精品旅游路线,有效推动旅游收入持续增长。在此基础上,毗邻地区还可以延伸拓展节庆经济,丰富消费场景,嵌入赛事、研学、康养等业态,进一步集聚人气。

  把生态文化注入传统产业,可以焕发毗邻地区产业转型发展的活力。重庆永川的吉安镇与四川泸县的立石镇通过组建跨省市强村公司,统筹农机服务、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开发地域标志性生态产品,建立区域公共品牌“永泸香米”,通过农产品溯源体系的数字化构建,保障生态农产品品质,同时,稻谷加工后的细糠、糠壳还集中收集和供应周边的酿酒企业,形成循环产业链,促进两地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的现代农业发展。

  文化赋能激活经济发展还须重视机制创新。发挥好人文元素在毗邻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需要加快推动两地规划与政策联通,例如,重庆、四川两地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为川渝毗邻地区发展做好战略层面的协同引领。同时,着力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畅通资金、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的流动渠道,共建、共享、共促消费市场,探索构建跨区域市场监管共治机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塑造人文精神,促进经济共生。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毗邻区协同发展机制与政策创新研究”[24SKJD111]阶段性成果)

 

  策划:赵刚

  文字整理:赵艳艳

人文经济学丨文化软实力锻造协同发展硬支撑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甘肃漳县:震后群众安置及排险工作有序进行

  • 银铜器加工“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