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图案精美的丝巾、方便实用的防尘袋、设计精良的汽车零件,还有手机壳、垃圾筐、购物车……这些居然都是海里的垃圾“变”的。在浙江省台州市“蓝色循环”海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记者见到了海洋废物被转化为粒子后制作成的各种物品。
“蓝色循环”是当地探索出的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新模式。2019年起,台州市探索建立了“海洋云仓”,对渔船油污水等废弃物进行智能化收集治理。之后,当地搭建了“渔省心”综合平台,通过“三色码”对进出港船舶及污染物进行综合数字化管控。当下,“蓝色循环”带动了更多群众参与垃圾收集、废物处理、再生品制造等工作,不仅是保护海洋环境好手段,还成为致富好法子。每一件再生制造产品上都有一个二维码的身份信息,扫码即可溯源全流程信息。这项工程还获得了2023年“地球卫士奖”。快来解锁保护环境的新模式~(光明网记者杨亚楠)
浙江省台州市“蓝色循环”海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内展示的再生制造产品。光明网记者 杨亚楠/摄
浙江省台州市“蓝色循环”海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内展示的再生制造产品。光明网记者 杨亚楠/摄
浙江省台州市“蓝色循环”海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内展示的再生制造产品。光明网记者 杨亚楠/摄
浙江省台州市“蓝色循环”海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内展示的再生制造产品。光明网记者 杨亚楠/摄